在加密世界的深海里,低流通量加密货币如隐秘珍宝,占据着市值排名前300强的21.3%江山,这意蕴着每五位市值骄子中,就有一位藏着大量未解锁的Token,市值与全面稀释估值(FDV)比率低调至0.5之下,暗流涌动。
其中,四大流通“稀缺王”——Worldcoin(WLD)、Cheelee(CHEEL)、Starknet(STRK)、Saga(SAGA),它们的市值与FDV比率低得惊人,分别仅为0.02、0.06、0.07和0.09,且均属新贵,预定在未来两年内大展拳脚。这21%的“潜力股”与25%的“全盘托出”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市场未来的供应潮或将波澜壮阔。
值得一提,“全面稀释”犹如揭开面纱,展现所有Token的全貌,意味着无锁定期或隐藏供应,一切尽在流通之中。
这些“新生儿”多出自近四年,尤其是2023与2024年的产物,随着新项目的井喷,未来Token解锁的洪流将考验市场的消化能力。
二、全面稀释:透明下的较量相比之下,仅24.7%的市值巨头实现了“全透明”,即市值与FDV比率完美匹配,无更多Token待解锁。这74位“透明玩家”中,竟有14枚是风靡一时的meme币,如Pepe(PEPE)、dogwifhat(WIF),彰显了meme币在加密领域的独特魅力和周期性回归趋势。
然而,大部队——54%的加密货币已进入“高流通”时代,162位成员解锁了半数以上的Token供应,其中不乏老将如Maker(MKR)、Aave(AAVE)等,他们接近全面稀释的边缘,市场占比和成熟度可见一斑。
小编建议来看,市值前300的加密货币,平均FDV比率落在0.73,一场流通量的暗战悄然上演。
截至2024年,市场格局已悄然划分,全面稀释、高流通与低流通三足鼎立,各据一方。
三、研究背景与定义基于CoinGecko的详实数据,剔除稳定币与封装资产,截至2024年5月8日,此研究深入剖析。低、高流通量及全面稀释的界定,成为衡量加密货币流通状态的标尺,背后是对投资者决策的深刻启示。
此分析纯为信息分享,投资路上,自研与审慎永远是金科玉律,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