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你可能对数码领域不太关注,但肯定听说过“比特币”和“挖矿”这样的词汇。在2021年11月10日,一枚比特币的价格达到了惊人的68,928.90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相当于近49万人民币。这种高昂的价值吸引了大量人群投身于比特币的获取之中,而这一过程需要借助计算机硬件中的关键组件——显卡。由于比特币是一种虚拟货币,因此获取它的过程被称为“挖矿”。显卡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挖矿效率,高性能显卡能够更快地完成挖矿任务。然而,那些曾经用于挖矿的显卡,在重新进入市场时被称为“矿卡”,这类显卡往往价格较低。原因在于它们曾经历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导致其电子元件寿命大幅缩短,并且可能存在未知的稳定性问题。因此,“矿卡”并不等同于普通的二手显卡,而是特指那些曾被用于24小时不间断挖矿作业的显卡。
即使你不关注数码圈,你也应该听过“比特币”,“挖矿”,这样的词语,因为在前不久的2021年11月10日,一个所谓的比特币等价于68928.90美元,以今天的汇率计算大概为49万人民币!
行情价格如此疯狂,肯定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获取比特币的队伍,而获取比特币就需要我们的主角--显卡。因为比特币是虚拟货币,货币在固有印象里又是金属,所以获取比特币的过程被称为在矿山(其实是区块链)里“挖矿”。
显卡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矿工”的算力,越好的显卡挖得越快,而被征用于挖矿的显卡,等到再度流入市场时就被称作矿卡。
那么矿卡是不是成色不好的二手显卡呢?矿卡为什么这么便宜呢?答案就在它“挖矿”的过程中。
矿老板(从事获取售卖比特币、ETH以太币的人)购买显卡后,会让它们24小时不间断的超负荷运行,这对显卡的电子寿命损耗是极大的,当它再度流入市场前,矿老板会对这些显卡进行清洗,再售卖收回部分本钱。
所以“矿卡”的稳定性是不好把握的,你只能确定它能不能运行,你无法确定它大概能运行多久,工作期间会有什么暗病,这份不稳定性就是它价格便宜的根本。
相信到这里,你已经明白“矿卡”并不能简单归类为外观不好的二手显卡,而是指曾被24小时超负荷运行于获取比特币、以太币的显卡,一时间不能理解没关系,关注我收藏这篇文章,有空就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