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加密货币市场持续升温,资产管理巨头VanEck正加速布局加密领域投资工具。据最新消息,该公司计划于2025年5月推出名为NODE的加密货币相关ETF,进一步扩展其在数字资产领域的投资版图。这一动作不仅彰显了机构投资者对加密生态的信心,也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参与途径。
此次推出的NODE ETF将聚焦加密生态的核心环节,包括加密货币交易所、比特币矿工以及数据服务公司。通过投资这些实体的股票或衍生品,NODE旨在捕捉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全产业链价值。VanEck此前已布局多只加密主题ETF:
- DAM(数字资产挖矿ETF):成立于2024年,要求至少80%资产投向加密矿工企业,覆盖算力设备、能源管理等细分领域。
- BNB ETF:作为美国首支以币安币(BNB)为标的的ETF,该产品允许投资者通过受监管渠道参与BNB投资,无需直接持有加密货币。根据CoinMarketCap数据,BNB当前市值已超360亿美元(单价约604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VanEck近期还提交了“链上经济”ETF申请,目标直指加密基础设施公司,如钱包服务商、Layer2协议开发商等,显示出其对技术底层创新的长期押注。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VanEck的密集布局与多重市场信号相关:
1. 监管明朗化:美国SEC对部分现货比特币/以太坊ETF的放行,提振了机构信心;
2. 投资者需求激增: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全球加密ETF资金净流入同比上涨120%,机构资金占比超60%;
3. 技术应用深化:DeFi、AI与区块链的融合催生新赛道,传统金融对加密基建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与直接持有加密货币相比,VanEck的ETF产品提供了风险分散与合规保障:
- BNB ETF通过追踪BNB价格波动,帮助投资者规避 custody(托管)风险;
- NODE与DAM则通过股票投资降低加密市场极端波动的影响,适合中长期配置。
不过,行业分析师也提醒,加密ETF仍面临监管政策变动、市场周期性波动等风险。例如,若未来算力监管趋严,挖矿类ETF可能面临估值调整压力。
VanEck并非孤军奋战。2025年,包括Bitwise、WisdomTree在内的资管公司计划推出Solana、XRP等非主流加密货币ETF。这种“去中心化”竞争反映出市场对资产多元化的迫切需求,同时也考验着发行方的风险管理能力。
小编建议
从矿工到协议,从交易所到基础设施,VanEck的加密ETF矩阵正在重构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连接方式。随着更多合规工具的落地,加密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机构资金入场潮。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产品底层资产结构及监管动态,在创新与风险间寻找平衡点。
VanEck计划于2025年下个月推出名为NODE的加密货币相关ETF,该产品主要投资于与加密货币交易所、比特币矿工和数据基础设施相关的公司,而非直接持有加密货币。此外,VanEck此前已在美国注册了首支BNB ETF(基于币安币),并计划推出零费用的现货以太坊ETF和比特币ETF,以降低投资者成本并扩大加密投资选项。
VanEck的加密ETF采用间接投资策略,通过布局加密货币基础设施公司(如矿企、交易所)或通过合规渠道投资主流币种(如BNB、以太坊),避免直接持有加密货币带来的波动风险。其优势包括:
1. 风险分散:NODE ETF聚焦加密经济生态,而非单一币种价格波动;
2. 合规性:BNB ETF等提供受监管的持币渠道,无需直接管理加密钱包;
3. 低成本:零费用策略(如以太坊ETF)降低长期持有门槛,吸引散户参与。
VanEck通过差异化布局抢占市场:
- 产品线扩展:除比特币、以太坊外,覆盖BNB、Solana等非主流币种ETF,满足多元化需求;
- 费用战:以零费用吸引投资者,效仿其比特币ETF成功经验;
- 时间窗口:在监管逐步开放的背景下(如美国允许现货ETF),率先推出合规产品。
同时,其竞争对手如Bitwise、21Shares也在推进类似产品,行业竞争加剧,但VanEck凭借早期布局和策略调整有望巩固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