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只巨灾债券ETF上市遇冷 市场反应冷淡引关注

来源:网络时间:2025-04-27 14:02:57

全球首只巨灾债券ETF上市遇冷 市场反应冷淡引关注

历史性产品登场:巨灾债券ETF正式登陆纽交所

2025年4月1日,由美国达拉斯基金公司Brookmont Capital推出的全球首只巨灾债券ETF(代码ILS)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标志着这一新型投资工具首次进入公开市场。该ETF通过集合全球范围内的巨灾债券,为普通投资者提供参与这一高风险高收益领域的渠道。不过,与开创性的意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产品自推出以来的市场表现却略显尴尬。

全球首只巨灾债券ETF上市遇冷 市场反应冷淡引关注

市场遇冷:种子资金未达预期

据大鱼号及中华网等媒体报道,该ETF在上市前曾计划募集至少1亿美元的初始资金,但实际募集规模远低于预期。分析人士指出,这一现象与当前市场环境密切相关——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战阴云笼罩全球资本市场,投资者对新兴资产类别持谨慎态度。此外,巨灾债券本身特有的风险属性(如与自然灾害直接挂钩)也让部分资金望而却步。

全球首只巨灾债券ETF上市遇冷 市场反应冷淡引关注

行业观点: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遭遇"开门红"挫折,行业专家仍对该产品的长期价值表示认可。FT中文网报道指出,巨灾债券作为一种与传统资产相关性极低的投资标的,理论上能帮助投资者分散风险。Brookmont Capital首席投资官在采访中强调:"ETF形式解决了此前巨灾债券流动性不足的痛点,长期来看市场需要时间消化这一创新。"

但风险警示同样存在。华尔街见闻指出,该ETF的净值波动可能与极端天气事件直接关联。例如,若未来三个月内发生重大飓风或地震,基金资产可能面临快速缩水。这种"靠天吃饭"的特性,使得其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

未来展望:创新之路道阻且长

截至4月27日收盘,该ETF的二级市场交易量持续低迷,日均成交额不足500万美元。市场人士认为,要改变现状需双管齐下:一方面需通过教育投资者增进产品认知,另一方面可能需要基金公司推出更灵活的风险对冲机制。正如一位不愿具名的对冲基金经理所言:"当市场真正需要这类避险工具时,或许才是它迎来春天的时刻。"

数据补充

- 巨灾债券市场规模:据瑞士再保险统计,2024年全球巨灾债券发行量达87亿美元,创十年新高

- 相关性指标:巨灾债券与标普500指数的历史相关系数仅为0.08(数据来源:彭博社)

本报道综合公开信息编写,力求客观呈现事件全貌。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1. 全球首只巨灾债券ETF的基本背景与发行目的

全球首只巨灾债券ETF(如Brookmont Catastrophe Bond ETF)于2025年4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由美国达拉斯基金公司发起。其核心目的是让普通投资者通过低门槛参与巨灾债券市场,这类债券通常由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发行,用于转移自然灾害(如飓风、地震)等巨灾风险。ETF的推出旨在分散传统金融市场的风险,同时为投资者提供另类资产配置选择。

2. 该ETF上市后的市场反应与挑战

尽管作为创新产品,该ETF在上市初期遭遇“种子资金遇冷”问题。根据多份报道,其发行恰逢特朗普政府关税战升级的市场动荡期,叠加加密货币大幅下跌引发投资者避险情绪,导致资金流入不及预期。此外,巨灾债券本身流动性较低、结构复杂,普通投资者对其认知不足,进一步抑制了需求。截至2025年4月底,该ETF的市场表现未达发行方目标。

3. 巨灾债券ETF的未来前景与潜在风险

未来前景方面,若市场对另类投资的需求增长,且保险公司巨灾风险转移需求持续存在,该ETF可能逐步获得认可。然而,其风险不容忽视:一是巨灾事件实际发生时,债券可能面临本金损失;二是市场波动(如经济衰退或利率变化)可能影响债券估值。此外,需依赖保险公司持续发行高质量巨灾债券以维持ETF流动性,这对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联系邮箱:rjfa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