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创始人BM(Daniel Larimer)的名字始终与“争议”二字捆绑。作为DPOS共识算法的发明者,他先后主导了比特股(BTS)、Steem社交平台及EOS项目的开发。然而,这位技术天才的行事风格始终特立独行:2018年辞去EOS CTO职务后,项目陷入治理混乱,市值一度跌至历史低点,甚至被戏称为“市值最高的空气币”(据知乎用户分析)。其“说走就走”的行事风格,更让投资者直呼“抓马不断”——2024年,他甚至因社区争议言论引发退群猜测,被调侃为“链圈流浪汉”。
近期关于BM回归EOS的传闻,再度点燃社区热情。尽管目前尚未有官方声明,但二级市场已现异动,EOS币价一周内波动超20%。投资者老张向本刊透露:“2018年BM离开时,我们损失惨重。这次若真回归,至少说明他对项目还有感情。”然而,也有声音保持谨慎:“之前他搞过的三个项目都凉了,这次能例外?”(参考知乎用户讨论)
巅峰时期,EOS曾以“零 Gas 费”和“百万TPS”口号挑战以太坊,但治理僵化、节点内斗等问题逐渐暴露。据链上数据,当前EOS日活跃账户不足10万,开发者生态萎缩严重。更讽刺的是,其DPOS机制被诟病为“伪去中心化”,与BM最初“去中心化信仰者”的定位背道而驰。若BM真要救场,需直面技术迭代滞后、用户流失等硬伤。
若BM回归成真,他或将祭出“杀手锏”:传闻中的新共识算法“DPOS 3.0”,试图解决节点垄断问题。但资深观察者王女士指出:“BM的个人魅力能凝聚短期热度,但项目成败取决于生态能否真正开放。”更微妙的是,当前以太坊升级、Solana崛起、Cosmos生态爆发,EOS面临的竞争比五年前更激烈。正如BM自己在2023年所言:“我从未放弃区块链理想,但需要更务实的路径。”
从技术狂人到资本争议人物,BM的每一次转身都牵动着行业神经。若此次回归属实,这或许是他最后的“正名之战”。但区块链世界从不等待救世主——EOS的重生,需要的不仅是创始人的光环,更是一场彻彻底底的自我革命。正如社区群内某匿名开发者所言:“我们愿意给他一次机会,但这次不能再‘说跑就跑’了。”
BM(Daniel Larimer)历史上多次离开此前主导的项目(如BTS、Steem、EOS),且近期无官方声明表明他回归EOS。根据社区讨论,他目前更专注于新项目如Voice和区块链安全公司Bloqboard。EOS社区虽偶有“BM回归”传闻,但多为猜测,需以官方消息为准。
BM作为EOS创始人和DPOS技术提出者,其影响力仍存。若他回归,可能短期提振市场情绪,但EOS长期发展依赖技术迭代与生态建设。此前他离开后,EOS技术更新停滞、节点内斗频繁,市值已跌出加密货币前十,社区稳定性高度依赖其个人动向。
BM近期重心转向区块链安全、数据隐私及DeFi领域。他参与的项目如Voice(社交平台)、Bloqboard(区块链监控工具)均强调技术落地。此外,他持续批评以太坊等主流链的性能问题,可能继续探索高吞吐量公链技术,但需关注其新项目实际进展而非舆论炒作。
(注:截至2025年4月,公开信息未证实BM回归EOS,以上分析基于历史行为与社区动态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