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斯坦福大学学者团队发布的PCHAIN Network白皮书及多份权威资料(如新浪网、财梯网),PI币的总发行量为21亿枚(2,100,000,000 PI)。这一数据在多个独立信源中保持一致,且明确标注PI币为PCHAIN网络的原生代币,于2018年6月1日通过ERC-20标准在以太坊上发行。
部分平台(如欧易交易所)提及的“当前发行量约1300亿枚”存在明显矛盾。经核查,这一数据可能源于以下误解:
1. 流通量与总供应量混淆:PI币的流通量会随挖矿奖励动态增长,但总供应量始终固定为21亿枚。
2. 数据来源误差:若平台统计口径包含早期测试阶段的非正式代币或重复计算多链映射代币,可能导致数值虚高。
3. 项目阶段差异:PI币主网于2019年3月14日正式上线,部分早期报道可能误将开发阶段的代币分配数据纳入统计。
PI币设计为“低能耗手机挖矿”模式,用户通过建立“安全圈”参与共识网络。其核心规则如下:
- 挖矿奖励分配:总供应量的80%(约16.8亿枚)将通过挖矿释放,剩余20%由团队及生态基金持有。
- 流通量现状:截至2025年4月,已流通约4.22亿枚(数据来源:财梯网),剩余代币需通过持续挖矿解锁。
- 燃烧机制:部分交易或手续费会销毁PI币,长期可能减少实际流通量,但总供应量上限永不突破21亿枚。
尽管PI币强调“普惠性”,其价值仍受市场波动和监管政策影响。建议用户:
1. 通过PCHAIN官网或合规交易所获取数据,避免依赖矛盾信源;
2. 警惕过高宣传,理性评估其与比特币等主流币种在技术架构、流通规模上的差异;
3. 注意安全风险,避免因“手机挖矿”陷入网络诈骗或隐私泄露。
小编建议:PI币总发行量为21亿枚,当前流通量约4.22亿枚。投资者需以官方数据为准,理性看待市场信息差异。
PI币的总发行量是多少?
PI币的总发行量为21亿枚(2,100,000,000 PI),这一总量是固定的,不会增发。根据多个可靠来源(如财梯网、PCHAIN Network官方信息),PI币的总供应量自发行以来始终维持这一数值,其设计目的是通过限制总量来维持币值稳定性。
为什么不同来源显示的PI发行量存在差异?
部分信息可能存在误解或数据错误。例如,有资料提到“1300亿枚”,但经核实,这一数值可能是将流通量与总发行量混淆,或误读了早期测试阶段的临时数据。PI币的总发行量始终为21亿枚,而流通量会随用户挖矿和销毁机制动态变化,但总量不会超过21亿。
PI币的发行机制如何运作?
PI币的发行基于去中心化挖矿和安全圈(Security Circle)机制:
1. 挖矿条件:用户需通过手机参与计算,首次挖矿需持续72小时后才能开启“安全圈”并邀请他人加入。
2. 分配规则:挖矿奖励随时间递减,总量固定为21亿枚,确保最终所有PI币均通过挖矿释放。
3. 流通控制:部分PI可能因用户流失或销毁机制减少流通,但总供应量始终不变。
PI币的流通量如何计算?
流通量指已释放并可供交易的PI币数量,受以下因素影响:
- 挖矿释放:随着时间推移,用户通过挖矿逐步解锁PI币。
- 安全圈维护:若用户未维护安全圈,可能导致部分PI无法流通。
- 团队预留:部分PI可能被项目方或开发者锁定,暂不流入市场。
截至当前,流通量约为4亿多枚(如文档1提到的422,058,612 PI),但具体数值会动态变化。
注意:PI币尚未完全流通,其价值受市场接受度和项目进展影响,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