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灰度投资(Grayscale)再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施压,呼吁加速批准以太坊现货ETF的申请。这一动作正值加密市场监管关键期,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已提交提案支持灰度以太坊ETF的质押机制合规性,而SEC对相关产品的公众意见征求程序仍在进行中。
作为全球最大的加密资产管理公司,灰度曾以比特币信托基金闻名,但其转型ETF的努力一直受阻。2023年比特币现货ETF获批后,灰度被迫将比特币信托转型为现货ETF。然而,以太坊ETF的申请之路更为复杂——截至2025年4月,SEC尚未对灰度、富达等机构提交的以太坊ETF提案作出最终决定。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最新提案为僵局带来转机。据监管文件披露,NYSE向SEC提议允许灰度以太坊ETF通过质押机制获得收益,此举旨在证明加密资产托管和收益的合规性。这一技术性突破或能缓解SEC对“质押风险”和“市场操纵”的顾虑。
当前,SEC正同步处理灰度、富达、Bitwise等机构的以太坊ETF申请,并于2025年3月启动公众意见征求程序。然而,业内人士对SEC的乐观情绪有所降温。金融界援引分析称,SEC内部对以太坊是否属于“证券”的争议尚未完全消解,部分委员担忧质押机制可能引发监管套利。
与此同时,国际监管动态或对SEC形成压力。香港证监会已与相关机构商谈以太坊ETF质押规则,若美国落后于亚太地区,可能影响其全球金融中心地位。此外,SEC同时处理的Solana现货ETF申请也与以太坊ETF的审批结果紧密关联——Bernstein分析师指出,以太坊ETF获批将间接提升Solana被归类为“商品”的可能性。
加密社区对以太坊ETF的期待高涨。若获批,该产品有望复制比特币ETF的市场效应,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合规敞口,进一步推动以太坊市值增长。然而,反对者警告称,质押机制可能使ETF价格与现货市场脱节,加剧波动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SEC对灰度的“历史矛盾”或成阻碍。此前,SEC曾指控灰度在比特币信托转型过程中存在信息披露问题,双方的法律纠纷尚未完全平息,这可能影响SEC对灰度以太坊ETF的信任度。
彭博行业研究分析指出,SEC可能将最终决定推迟至2026年5月,与比特币ETF的监管审查周期同步。届时,若以太坊继续推进去中心化治理改革,并扩大机构采用率,或能提升获批概率。灰度首席执行官Michael Sonnenshein近期表态称:“以太坊ETF的获批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监管对加密资产合法性的表态。”
灰度对SEC的持续施压,折射出加密行业对主流金融体系的深度渴望。以太坊ETF的获批与否,不仅关乎单一产品命运,更可能重塑全球加密资产监管框架。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场博弈的结果或将决定未来一年市场资金流向与技术创新方向。
问题1:灰度为何敦促SEC批准以太坊ETF并允许质押?
灰度表示,由于当前以太坊信托产品无法参与质押收益,自上线至2025年2月已损失约6100万美元潜在收益。其申请修改信托条款,允许质押以太坊并将其纳入ETF资产收益中。纽约证券交易所也提交提案支持这一调整,认为质押能提升产品吸引力并符合市场发展需求。
问题2:SEC目前对以太坊ETF的审批态度如何?
SEC尚未正式批准以太坊现货ETF,但存在积极信号。美国众议院部分议员曾敦促SEC加快审批,香港证监会也在与发行方商讨放开以太坊ETF质押。同时,SEC对潜在市场操纵的担忧仍存,需进一步评估监管框架。近期莱特币ETF的公开征求意见,可能反映SEC对加密货币ETF的审慎态度延续。
问题3:以太坊ETF获批对其他加密货币有何影响?
若以太坊现货ETF获批,可能推动更多加密货币ETF的申请。例如,分析机构Bernstein指出,这会提高Solana(SOL)被SEC归类为“商品”而非“证券”的预期,从而加速其ETF审批进程。此外,市场对莱特币等其他加密货币ETF的乐观情绪也会增强,形成连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