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定义,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是专司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业务的批发类支付系统。系统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导建设,与CNAPS(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兼容,主要功能是为跨境人民币交易提供安全高效的结算服务。截至2025年,CIPS已接入全球超过1400家金融机构,覆盖112个国家和地区。
关键点:
1. 系统性质:CIPS是国家层面的金融基础设施,属于支付清算工具而非数字货币;
2. 功能定位:支持跨境贸易、投融资、债券通等场景的人民币结算;
3. 监管背景:每季度发布的《支付体系报告》均包含CIPS运行数据,体现其合规性。
经核查,目前中国官方及主流金融体系中,并无名为"CIPS币"的数字货币或加密货币。市场流传的" CIPS币"可能源于以下混淆:
- 将CIPS系统与数字人民币(e-CNY)概念混淆;
- 部分境外平台虚构的"跨境支付代币";
根据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公告:
1. 明确禁止:所有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属非法金融活动;
2. 严格管控:任何机构不得从事虚拟货币兑换、买卖、结算业务;
3. 唯一合法数字形态:仅数字人民币(e-CNY)是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
CIPS系统作为国家金融基础设施,与虚拟货币存在根本差异:
| 属性 | CIPS系统 | 虚拟货币(如比特币等) |
|----------------|------------------------------|----------------------------------|
| 发行主体 | 中国人民银行 | 私人或境外组织 |
| 法律地位 | 国家金融基础设施 | 中国境内禁止流通 |
| 结算机制 | 实时全额结算(RTGS) | 去中心化区块链网络 |
| 监管要求 | 纳入央行支付体系监管 | 无监管且存在洗钱等非法风险 |
若发现以"CIPS币"为名的交易活动,需高度警惕:
1. 法律风险:参与此类交易可能触犯非法经营罪或扰乱金融秩序罪;
2. 资金安全:存在卷款跑路、技术漏洞导致资产损失等风险;
3. 信息核实渠道: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或12363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热线查询真伪。
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导向,CIPS系统将进一步:
- 推动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提升跨境清算效率;
- 扩大与"一带一路"国家的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支持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场景试点。
小编建议: CIPS作为国家跨境支付系统完全合法,但不存在所谓的"CIPS币"。投资者应通过正规渠道了解金融产品,谨防以新技术概念包装的非法集资活动。
< strong > CIPS 是否涉及发行数字货币或代币?< /strong >
CIPS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本质是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并非数字货币或代币。中国人民银行从未发行过名为“CIPS币”的虚拟货币,系统功能聚焦于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效率,不涉及加密货币或代币发行。
< strong > 中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如何?< /strong >
中国明确禁止虚拟货币相关交易和炒作。2021年央行等多部门联合发文,叫停加密货币交易、 mining 活动,并提示相关金融风险。任何未经批准的“XX币”均属非法,CIPS作为央行支付系统与此无关。
< strong > 如何识别与 CIPS 相关的金融骗局?< /strong >
若遇声称“CIPS币”“CIPS链”等投资项目,需警惕以下特征:
1. 承诺高回报但无实际业务支撑;
2. 宣称与央行系统直接关联;
3. 要求跨境转账或私下交易。
建议通过央行官网或正规金融机构核实信息,避免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