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支付巨头Stripe近期宣布,其基于稳定币的金融产品已进入测试阶段。该产品依托此前以11亿美元收购的稳定币服务平台Bridge构建,旨在为美国、欧盟及英国以外的市场提供更高效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开发者Jen Kim透露,团队正通过收集用户反馈优化功能,预计将在未来数月内逐步开放服务。
降低跨境支付成本是Stripe布局稳定币的核心逻辑。传统国际转账常面临汇率波动、手续费高昂等问题,而稳定币与美元1:1锚定的特性,可大幅减少中间环节的摩擦。例如,非洲或东南亚的中小企业通过该产品向海外供应商付款时,有望将交易时间从数天压缩至分钟级,同时节省30%以上的手续费。
此次产品设计巧妙结合了Stripe的支付基因与区块链技术优势。通过收购Bridge,Stripe不仅获得了成熟的稳定币发行与兑换系统,更得以快速接入包括USDC、BUSD在内的主流稳定币网络。值得注意的是,该服务初期聚焦非核心市场,可能是为了规避欧美对加密货币的严格监管,同时积累经验后再反向渗透。
分析人士指出,Stripe此举或将重塑跨境支付行业格局。目前,其稳定币服务已吸引东南亚电商平台及拉美汇款平台的积极测试意向。若成功推广,或将进一步强化美元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过,如何平衡创新与合规风险,仍是Stripe面临的重大挑战——尤其是在部分国家对加密资产态度尚未明朗的背景下。
未来,Stripe可能将稳定币与现有商户服务深度整合,例如允许商家直接用稳定币结算订单,甚至探索DeFi领域的合作。正如其创始人曾言:“支付的未来在链上。” 这一战略举措,或许正是通往那个未来的门票。
(本文数据来源:新浪财经、老虎社区、网易订阅等公开信息)
Stripe开发美元稳定币产品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Stripe此次推出的稳定币产品旨在为美国、欧盟及英国以外的市场提供低成本跨境支付解决方案。通过收购Bridge支付网络的技术支持,该产品可实现快速结算和低手续费,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及高频跨境交易场景,目标是填补传统金融体系在新兴市场中的服务空白。
为何Stripe选择美元稳定币而非其他加密货币?
美元作为全球主导结算货币,使用其锚定的稳定币能降低汇率波动风险,更易被国际商户接受。此外,稳定币的区块链特性可绕过传统银行的冗长流程,而美元稳定币既保留了法币信任度,又具备加密货币的流通效率,符合Stripe拓展新兴市场的战略需求。
该稳定币产品如何与Stripe现有支付业务互补?
Stripe传统支付服务在跨境交易中常受汇率、手续费和结算周期限制。稳定币产品可作为中间层,直接连接全球商家与消费者,减少对传统银行系统的依赖。例如,东南亚或拉美商家可通过稳定币实时接收美元结算,再便捷兑换为本地货币,这将增强Stripe在跨境支付领域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