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百度知道数据,VELO币的持续下跌主要源于市场供需失衡。一方面,项目方可能通过高挖矿奖励或大规模代币释放增加市场流通量;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端却未能同步增长。当供给量远超买方承接能力时,抛压便自然形成价格下行趋势。截至2025年4月,其市值虽回升至1883.38万美元,但相较于历史高位仍显疲软(多特软件站数据)。
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成为重要外部变量。高通胀、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促使资金流向避险资产,加密市场遭遇系统性撤资。同时,多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趋严,例如中国明确禁止交易、美国加强反洗钱审查等政策,直接限制了市场流动性。正如文档[4]所述,"政策当头一棒"导致投资者信心受挫,形成政策与市场的负反馈循环。
VELO币所属的Velo协议虽定位金融普惠领域,但实际进展未达预期。脚本之家资料显示,其支付与借贷生态的落地速度缓慢,缺乏里程碑式技术突破。投资者在对比同期竞品(如Ripple的跨境支付方案)后,对项目前景产生疑虑。当前价格0.015美元已低于0.05美元发行价,负69.37%的投资回报率进一步验证了市场观望情绪。
加密货币市场具有典型的周期性特征。自2022年进入熊市以来,比特币等主流币种市值蒸发超70%,市场恐慌指数(VIX)长期高位运行。在这种环境下,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VELO币更容易被抛售,形成"下跌-恐慌-再下跌"的恶性循环。币圈子数据显示,其当前价格较历史峰值跌幅达97.8%,印证了群体性踩踏效应的存在。
要扭转颓势,需满足三个条件:宏观经济触底带来流动性宽松、监管框架明朗化降低政策风险、项目方实现技术突破重建信任。从当前形势看,至少需要等到2025年第四季度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叠加Velo协议完成DeFi 3.0架构升级,才可能形成反弹契机。但投资者仍需警惕市场整体波动率加大的潜在风险。
1. Velo币下跌是否与宏观经济环境有关?
是的。当前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各国央行普遍收紧货币政策,加息和流动性收缩导致风险资产整体承压。加密货币作为高风险投资标的,受此影响显著,Velo币难以避免被波及,价格随市场整体趋势下跌。
2. 监管政策对Velo币价格有何具体冲击?
各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政策趋严,例如出台交易限制或合规要求,直接打击市场信心。政策不确定性引发投资者抛售,流动性减少进一步加剧价格下滑。Velo币因合规压力或项目透明度问题,可能成为监管重点对象,加速其价值下跌。
3. 交易所下架是否导致Velo币持续走低?
是的。多家头部交易所突然下架Velo币,直接减少了其交易流动性,导致投资者恐慌性抛售。流动性缺失使买方需求骤降,卖压无法消化,价格持续承压。此外,下架事件本身传递负面信号,市场对其前景信心受挫,长期看跌情绪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