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是由facebook(现为Meta)牵头推出的一种加密货币,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全球普惠金融系统。该项目于2019年首次公布,联合了Visa、Mastercard、PayPal、Uber等超过20家知名企业作为创始成员。值得注意的是,尽管Libra最初计划采用多货币锚定的稳定币模式,但因监管压力最终调整为单一法币锚定方案,并更名为Diem,后于2022年被Meta出售。
Libra采用许可型区块链架构,与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模式不同。其货币价值通过1:1法定货币储备保障,即每发行1枚Libra必须对应持有等值的法币(如美元)作为储备金。这种设计消除了价格波动性,使其更适合作为支付工具而非投资标的。储备资产由独立托管机构管理,每日公开审计以确保透明度。
该项目曾引发全球央行对货币主权的担忧,但也推动了数字支付技术创新:
跨境支付革命:理论上可实现秒级国际汇款,手续费低于传统银行体系
金融普惠实践:通过Facebook庞大用户群触达无银行账户人群
监管合规博弈:促使多国加速推出央行数字货币(CBDC)进程
然而,数据隐私保护、反洗钱合规及货币政策独立性问题始终是其最大阻力。
尽管Libra项目最终未能如期落地,但其催生的加密货币监管框架影响深远。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统计,截至2024年已有130个国家开展CBDC研究,其中30个进入试点阶段。Meta虽退出数字货币领域,但其为Libra开发的区块链协议Novi已开源,继续为金融科技行业提供技术参考。
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Libra相关动态请以官方渠道及权威财经媒体最新报道为准。
Libra是由Facebook(现Meta)发起的加密稳定币,其价值与一篮子主要法定货币(如美元、欧元、英镑等)挂钩,旨在提供低波动性、高流通性和跨境支付便利性。以下是围绕该主题延伸的三个问题及解答:
1. Libra由谁发行和管理?
Libra由非营利组织“Libra协会”管理,创始成员包括Facebook、Visa、Mastercard、Uber等28家机构。协会负责制定规则并监督网络运行,每位成员需运行验证节点以维护区块链系统。Facebook在项目初期有较大影响力,但随着发展逐步去中心化。
2. Libra与比特币有何本质区别?
比特币是无抵押的加密货币,价格完全由市场供需决定,波动剧烈;而Libra以真实资产储备为抵押(如现金、政府债券),追求实际购买力稳定。此外,Libra依赖许可制区块链(需验证节点审批),而比特币采用完全去中心化的公开账本。
3. Libra的储备机制如何保障稳定性?
每发行1单位Libra,需以1:1比例用法定货币购买,并将资金存入“储备池”。储备资产包括高信用评级的短期政府债券和现金,确保币值与一篮子货币价值锚定。若需求波动,储备池可动态调整资产组合以维持购买力稳定,避免加密货币常见的剧烈价格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