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以来,中国明确将所有形式的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该政策覆盖了从交易、兑换、支付结算到挖矿的全链条,ULAM币作为区块链项目发行的代币,自然受到此政策约束。
技术资质认证:ULAM公链确实取得了部分合法资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但此证书仅允许其开展基础通信服务,与金融属性无关。
共识算法创新:ULAM采用无需哈希计算的新型共识机制,理论上降低了能源消耗,但即便如此,其代币发行与流通仍需符合金融监管要求。
历史数据矛盾:部分早期资料声称“国家认可”,但经核查,该表述存在误导性。中国对区块链技术的支持始终局限于实体经济应用,未对虚拟货币金融化开绿灯。
截至2025年5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从严打击虚拟货币投机炒作”,并强化了对境外交易所关联活动的监控。ULAM若涉及以下行为,将面临法律风险:
- 公开募集或交易ULAM代币;
- 通过OTC或场外衍生品提供流动性;
- 以“挖矿”名义进行设备销售或投资推广(文档3提及的矿机经济模型已涉嫌违规)。
对于个人而言,持有ULAM币本身不违法,但需注意:
代币价值依赖境外交易所流通,存在法律与流动性双重风险;
参与ULAM生态建设时,避免涉足资金池、分红返利等涉嫌非法集资的环节;
警惕部分媒体夸大“中国背景团队”标签,技术先进性不等于政策合规性。
ULAM公链在密码学与分布式技术上的探索具有参考价值,但作为投资标的,其代币的合法性仍受制于中国现行金融监管框架。建议从业者关注央行数字货币(CBDC)等合规路径,规避虚拟货币领域的政策红线。
ULAM公链是否在中国合法?
根据公开信息,ULAM公链已获得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表明其技术层面符合国家对区块链服务的合规要求。中国支持区块链技术创新,但明确禁止虚拟货币相关交易活动。因此,ULAM作为公链技术本身合法,但其代币(ulam币)的流通和交易需遵守国家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
ULAM代币是否受国家认可?
中国官方未认可任何虚拟货币的法偿地位。尽管部分资料提到“乌拉姆币国家认可”,但需注意:中国自2021年起明令禁止虚拟货币相关业务,ULAM代币的合法性仅限于技术应用层面。持有或交易需谨慎,避免涉及非法集资或洗钱风险。
ULAM挖矿行为是否合法?
ULAM宣称支持低功耗设备挖矿,但中国自2021年起全面禁止加密货币“挖矿”活动。尽管ULAM公链技术可能合规,但若通过挖矿获取代币并用于交易,则涉嫌违反国家对虚拟货币的禁令。建议仅关注其技术应用,而非代币相关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