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安部公开通报,以"金砖储备资产货币"名义发行的各类数字货币均被定性为虚假项目。此类项目通过伪造国家部委印章、公文等文件,虚构"央行授权""国家战略"背景,实则从事非法传销活动。参与者以缴纳会费获取会员资格,通过拉人头获取收益,符合典型传销诈骗特征。
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多次声明,目前仅授权发行数字人民币(e-CNY)作为法定数字货币。对于"金砖国际SASAC""CCSAC"等名称变体项目,国资委明确表示无任何关联。2023年财新报道显示,所谓"金砖支付"系统已被证实为币圈伪造的虚假平台。
此类诈骗项目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1. 承诺月收益超30%的"国家项目"
2. 要求缴纳198-988元不等入会费
3. 通过微信群发展多层级代理
4. 使用"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政策概念包装
5. 提供伪造的央行公文电子版
特别提醒:2024年公安机关已破获多起同类案件,涉案金额超5亿元。建议投资者登录中国证监会官网查询合法金融机构名录,或拨打110咨询金融诈骗鉴别方法。对于要求"内部渠道参与"的所谓"民族资产解冻项目",务必保持警惕。
< strong >什么是CCSAC金砖币?是否真实存在?< /strong >
CCSAC金砖币与此前出现的“金砖国际SASAC”等项目性质相似,属于虚假金融产品。根据公开信息,中国央行从未发行过名为“金砖币”的数字货币,也未参与任何所谓“金砖支付”或相关试点(参考财新报道)。此类项目常通过伪造官方文件、虚构国家支持概念(如“金砖国家共同货币”)吸引投资,实则为诈骗手段。
< strong >金砖币项目涉及哪些风险?< /strong >
1. 资金诈骗:以“低投入高回报”为诱饵,要求缴纳会员费或发展下线,实为非法集资。
2. 法律风险:参与此类项目可能涉及传销、洗钱等违法行为,已被公安部列为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重点打击对象。
3. 信息泄露:通过微信群等渠道推广,可能窃取个人敏感信息用于二次诈骗。
< strong >如何辨别类似项目的真伪?< /strong >
1. 核实官方信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政府官网查询项目合法性,或致电12378金融监管投诉热线。
2. 警惕“国家背书”话术:真正的数字货币改革(如数字人民币)不会通过社交平台推广,也不会要求公众缴费参与。
3. 拒绝高回报承诺:凡声称“稳赚不赔”“快速致富”的投资均存在极大风险,需保持理性。
建议直接忽略此类项目,并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相关宣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