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0年前后的数据显示,中国参与Pi币(派币)挖矿的用户规模约为300万人。这一群体主要通过手机应用参与分布式挖矿,其中早期用户享有较高的挖矿效率——在保持每日登录签到的前提下,基础挖矿速度可达每天4.8枚Pi币。然而随着网络节点扩张和减产机制启动,新用户的挖矿收益已大幅缩减。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300万数据为挖矿参与者数量,而非实际持有派币的用户规模。由于以下原因,两者存在显著差距:
挖矿收益递减:2020年9月减产后,月度挖矿收益从144枚降至72枚,2025年新用户挖矿效率仅为早期用户的1/10;
主网尚未上线:目前Pi币仍处于测试阶段,用户仅能通过官方应用查看余额,无法自由交易或提现;
集中化囤积现象:早期用户凭借高收益期累计大量派币,部分节点运营者掌握着全网超60%的存量。
尽管派币项目方宣称全球活跃用户已突破2000万,但在中国市场面临双重困境:
合规性风险:2021年中国央行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虚拟货币交易,派币生态中的"算力交易""节点投资"等行为可能触及监管红线;
价值支撑存疑:期货市场曾炒作Pi币单价达70元,但缺乏实际应用场景支撑,有业内人士指出其经济模型存在"庞氏循环"特征。
建议关注者理性看待该项目,当前更宜将其视为区块链技术实验而非投资标的。如需跟踪最新用户数据,可关注Pi Network官方季度报告或第三方区块链浏览器统计。
中国有多少人拥有派币?
根据现有资料,中国约有300万人参与过派币(Pi币)的挖掘,但具体持有派币的人数难以精确统计。早期数据显示,2019年活跃用户已突破100万,到2020年因挖矿奖励减半,许多人可能仍持有但不再活跃。截至2025年,虽然派币尚未上线主网且无法交易,但受“免费换红旗汽车”等宣传影响,实际持有人数可能在数百万量级,但缺乏官方权威数据支持。
派币在中国的用户增长与现状如何?
派币通过社交裂变模式快速扩张,早期用户以“低门槛、高回报”吸引参与。截至2020年,中国活跃用户约300万,但此后因挖矿收益大幅下降(如每月从144枚降至72枚),新增用户增速放缓。目前,派币全球用户接近4600万,但中国受政策限制无法直接交易,多数用户处于“持币观望”状态,实际活跃度较低。
派币持有者面临哪些挑战?
1. 主网上线延迟:派币尚未完成主网开发,用户无法交易或提现,价值兑现存在不确定性。
2. 价格波动风险:期货市场曾将派币价格炒至70元一枚,但缺乏实际应用场景支撑,可能面临泡沫破裂。
3. 机制争议:技术专家质疑其挖矿机制安全性,监管机构也对其合规性存疑,未来合法性风险较高。
4. 早期囤积问题:早期用户通过高奖励囤积大量派币,后期用户收益微薄,可能引发分配不公争议。
(注:以上数据综合自派币网络历史记录、行业媒体报道及用户社区讨论,具体数值可能随时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