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p币骗的钱能要回来吗

来源:网络时间:2025-05-23 14:02:08

fsp币骗的钱能要回来吗

标题:FSP“假监管”骗局频发,被骗资金还能追回吗?

一、警惕“伪FSP监管”陷阱

近期频繁出现诈骗平台冒充新西兰FSP监管(如TFB国际外汇、HKTK外汇等)诱导投资的情况。需明确的是,新西兰真正具备监管效力的机构为FMA(金融市场管理局),持有FMA金融衍生品牌照才属合法合规。部分平台仅宣称受FSP备案或授权,实则规避监管责任,投资者需高度警惕此类“伪监管”骗局。

二、资金追回难度与应对策略

1. 虚拟货币类诈骗追回率低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框架,虚拟货币交易处于灰色地带,立案难度较大(参考趣丁网报道)。若涉及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资产被骗,警方介入后追回成功率通常不足20%。

2. 传统外汇诈骗可尝试法律途径

若通过伪造FMA/FSP资质进行法币交易诈骗,可立即向当地经侦部门报案,并提供以下证据:

- 平台虚假宣传截图(如宣称持FSP 484963牌照)

- 交易流水记录

- 对方收款账户信息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0条,完整证据链可推动案件立案,后续可能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追偿。

3. 特殊时限操作提醒

若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转账,24小时内可尝试联系平台客服冻结交易(华律网建议)。超过该期限则需依赖司法冻结程序,时效性极强。

三、维权行动建议

立即停止交易:切断与诈骗方的资金往来

多途径报案:同步向网安部门、反诈中心及属地经侦提交材料

专业协助:委托律师向金融监管机构(如中国证监会)投诉涉事平台违规行为

群体维权:若受害者众多,可联合发起集体诉讼降低维权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国家已加强对外汇平台的穿透式监管,部分历史遗留案件通过跨境执法协作实现资金返还。建议受害者持续跟进案件进展,保持与办案机关沟通。

1. 如何确认平台是否真的受监管?

根据新西兰金融管理局(FMA)规定,合法外汇平台需持有FMA颁发的衍生品交易牌照,而“FSP(金融服务提供者)”仅为注册登记,并非严格监管资质。若平台声称持有新西兰FSP编号(如FSP484963),需通过FMA官网或新西兰公司注册处查询其真实资质。若平台冒用监管信息(如伪造英国FCA编号),则涉嫌诈骗。

2. 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损失?

若已确认遭遇诈骗:

- 立即报警:向当地公安机关提交证据(如转账记录、合同、聊天记录等),警方立案后可能冻结涉案账户。

- 民事诉讼:若无法刑事立案,可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资金(需证据链完整)。

- 跨境追偿:若平台位于境外,可通过国际司法协作追讨,但难度较大且耗时较长。

(注:根据中国法律,虚拟货币交易不被法律保护,但诈骗行为本身仍属违法犯罪。)

3. 钱已转出还能否主动撤销交易?

若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平台转账:

- 24小时内未确认:资金会自动退回(微信等有此规则)。

- 已确认收款:无法直接撤销,需通过警方或法院要求对方退还。

此外,可立即联系支付平台客服说明情况,申请交易冻结或协助提供资金流向证据。

小编建议:追回资金的关键在于及时报警并保留完整证据链。若平台为虚假监管机构(如冒用FSP编号),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刑事责任,并配合警方调查提高追偿可能性。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联系邮箱:rjfa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