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迷因最早是希腊语"mimeme",后来演变成网络段子。说白了就是那些在群里疯狂刷屏的表情包,比如汪汪队立大功、两脚羊这种梗。
加密圈把这概念玩成了空气币。最开始是2013年的狗狗币,现在都成了行业老古董。现在看到的SHIB、PEPE这些,都是抄作业的新选手。
重点来了:这些币没有实际应用场景,全靠社区信仰撑着。就像网红奶茶店只靠排队造势,产品本身根本不值钱。
2021年狗狗币冲上0.7美元那天,整个币圈都在疯传"月球"表情包。这时候进场的新人不知道被割了多少波韭菜。
今年又冒出来个WEN,靠着猴赛雷头像爆火。你打开交易软件能看到这币24小时换手率超过100%,完全是庄家在带散户跳火坑。
有个数据挺有意思,BSC链上每天新增的meme币超过20个。这些币基本都活不过三个月,不是归零就是创始人跑路。但总有人前赴后继接盘,说到底还是赌徒心态在作怪。
有趣的是很多项目方就是冲着割韭菜来的。先搞个土狗交易所上架,用机器人刷出天量成交。再花10个ETH请海外网红带货,最后拉个微信群造势。
别看这些币动不动就涨几百倍,等你发现的时候肯定已经到山顶了。去年有个叫FLOKI的项目,创始人套现跑路那晚,币价直接腰斩。这种剧情每年都会上演几十次。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连华尔街之狼都开始玩这套。前阵子有个基金发了PEPE衍生品,结果爆仓导致散户血本无归。说白了这就是赌场,庄家永远有办法收割散户。
玩meme币要记住三个铁律:不加杠杆、不重仓、不捂盘。建议拿不超过总资产5%的钱去娱乐,当成买彩票就行。
看到微信群里天天吹"百倍神话"的,赶紧退群。那些号称有内幕消息的"老师",很可能就是操盘手的小号。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也是铁做的。
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与其追这些空气币,不如踏实屯点BTC。至少比特币还有硬通货属性,meme币说穿了就是电子大饼。等潮水退去才知道,原来大家都没穿裤子。
什么是meme的起源?
meme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76年理查德·道金斯写的书里。他用这个词表示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当时举的例子包括曲调、流行说法、服装风格这些容易被模仿传播的东西。后来互联网出现后,像早期的黑客文、火星文、暴走漫画这些网络文化现象就成了meme的典型表现形式。
为什么meme多是搞笑的图片或视频?
因为meme的本质是靠模仿传播,搞笑内容更容易引发共鸣。比如俄罗斯套娃表情包、跳舞小猫这类视觉化内容,配上简单文字就能让人秒懂笑点。社交平台兴起后,这类内容传播速度更快,所以现在大家提到meme,第一反应就是那些魔性表情包。
meme和普通网络热梗有什么区别?
关键看能不能被二次创作。普通热梗可能火一阵就过,但meme自带"模因"属性。比如"栓Q"原本是英语口误,但被网友做成小鸭子跳舞的视频后,就变成了可改编的模板。只要有人继续用这个模板创作新内容,这个meme就能持续传播,甚至衍生出不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