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是Decentraland的原生代币,这平台是个虚拟世界,用户能买地、建房子甚至开演唱会。说白了就是元宇宙概念里的老前辈。要搞懂这个项目,得先看创始人。
创始人是Ariel Meilich和Esteban Ordano。前者之前做过量化交易,后者是区块链工程师。两人2015年搞出概念雏形,2017年通过ico筹了2400万美元,当时创下纪录。说实话这俩哥们眼光挺毒的,早早就盯上了虚拟地产这块蛋糕。
Ariel在2020年就淡出了核心团队,现在专注自己新创的VR项目。Esteban倒是坚持到去年,后来也转投AI领域。项目现在由社区自治组织(DAO)管理。要说这事其实挺有意思,创始人离场反而证明项目去中心化做得彻底。
有人觉得创始人离开是利空,但换个角度看,这说明项目已形成自我运转的生态。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活跃度主要靠社区推动,创新速度确实比不上新生代元宇宙项目。持有MANA得盯着他们地价交易量,这才是核心指标。
除了买地,现在还能用MANA投票治理提案。有趣的是最近有开发者用它做了虚拟时装秀,收门票就能赚手续费。这种应用场景扩展倒挺出乎意料,说不定未来会催生新商业模式。
提醒:这币波动大,梭哈前最好先研究清楚。毕竟现在元宇宙赛道竞争激烈,Decentraland算老资格,但新人类随时可能弯道超车。
Mana币创始人到底是谁?
根据早期资料,Decentraland项目的两位核心人物是Ariel Meilich和Esteban Ordano。2015年他们共同启动这个想法,后来通过发行代币募集到2400万美元。Ariel负责整体规划方向,Esteban则专注技术开发,两人像搭积木一样把区块链和虚拟现实结合起来。
为什么有些地方说法不一样?
网络上确实存在多种说法。比如有资料提到阿根廷创业者Arian Kulechov参与过早期工作,还有提到Sergio Lerner担任重要角色,但这更像是项目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团队成员变化。就像盖房子,最初画图纸的是两个人,后来施工队加入了其他人。
创始人现在还在负责吗?
Decentraland基金会成立后,创始团队逐步将管理权移交给社区。这有点像把建好的公园钥匙交给居民委员会,现在项目运营主要靠社区投票决定。不过两位创始人仍活跃在区块链领域,比如Esteban后来参与了多个加密货币项目的技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