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里那些沾着稳定币概念的个股,最近两天直接干出了火箭行情。有票子单日涨幅突破25%,成交额直接翻倍。很多老韭菜都懵了,这波行情是突然从哪儿冒出来的?
其实呢,这事儿要从上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议说起。虽然没加息,但释放了可能降息的信号。美元汇率波动加大,直接带动了资金涌入稳定币相关资产避险。
举个例子,像某区块链支付概念股,这两天成交量直接冲上历史峰值。有交易员说,大量机构资金在扫货,散户跟风盘也追得挺猛。
前两天港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刚发了个咨询文件,说要给稳定币发行商立规矩。按理说这种监管消息应该利空,结果市场反应特别奇怪——相关股票反而涨得更凶。
这背后暴露了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市场对监管的态度变了。以前听到监管就跑,现在反而觉得"被管起来才是真金白银的机会"。毕竟合规化意味着能接入更多传统金融渠道。
但话说回来,这个逻辑是不是站得住脚?我个人觉得还得打个问号。毕竟内地对虚拟资产的态度还是偏谨慎,像去年刚实施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还在持续影响着行业。
看盘面确实热闹,但仔细想想有几个地方挺反常。第一,成交量虽然放大,但主要集中在几个龙头股;第二,技术指标已经严重超买,像RSI都冲到80以上了;第三,境外资金流向显示有大单在悄悄撤离。
更要命的是交易所的数据。根据港交所披露,最近半个月有三家机构减持了区块链相关ETF,合计套现超过3亿港币。这些"聪明钱"的操作,和散户的狂热情绪形成强烈反差。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这波由消息面驱动的行情能撑多久?我觉得得盯紧两个风向标:一是美元指数走势,二是国内会不会有配套政策出来。否则很容易站岗在山顶上。
1. 别看见涨就追,先搞清楚自己买的是啥。稳定币和加密货币不是一回事,中间隔着好几层法律架构。
2. 看看持仓公司的基本面。现在港股里打着稳定币旗号的公司,真正有实际业务的不到一半,其他都是蹭概念的。
3. 控制仓位特别重要。这类高波动品种最多别超过总仓位的15%,否则容易被洗出去。
说实话,我见过太多人在这类题材炒作里亏钱。前几天还有粉丝问我能不能抵押房子梭哈,还好及时劝住了。记住一句话:在股市里活下来比赚快钱更重要。
短期来看,有两个重要时间节点:一是7月底美联储议息会议,二是8月上旬港府关于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的细则落地。
中长期看,稳定币赛道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合规清算通道。哪家公司能打通和传统银行系统的结算网络,才真正有护城河。
但话说回来,现在的估值水平已经透支了未来两年的预期。拿某支付龙头来说,市盈率已经回到历史80%分位,再往上冲就需要更大的成交量支撑。
最后提醒句: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狂欢中结束。现在这波炒作已经持续了9个交易日,该进的早就进了,不该进的就别凑热闹了。保住本金永远是第一位的。
为什么港股稳定币概念股最近突然飙升?
你看港股稳定币概念股暴涨,主要是因为市场传闻刺激。比如多点数智(02586.HK)传出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的消息,股价单日暴涨近90%。加上中金在线报道提到,港股科技股整体回暖,叠加稳定币概念的券商股如胜利证券、国泰君安国际也跟着大涨。说白了就是政策预期+资金炒作双重推动。
哪些稳定币概念股涨幅最明显?
金涌投资涨了533%,胜利证券涨33%,国泰君安国际涨28.5%。这些都是中金在线提到的数据,说明带“券商+稳定币”双重标签的股票最抢手。多点数智虽然盘中冲高,但收盘只涨23%,说明市场热度有分化。
稳定币概念股的爆发能持续多久?
36氪说香港8月就要发牌了,但机构们看法不一。虽然有人喊出市场规模能到万亿美元,但监管政策变脸风险很大。就像A股御银股份突然跌停,说明这类股波动剧烈,短期炒作成分明显,长期还得看牌照发放后的实际业务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