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稳定币发展政策解读:风口还是风险?

来源:网络时间:2025-07-16 18:06:12

上海稳定币发展政策解读:风口还是风险?

政策风向突变,上海要搞大动作?

最近上海金融圈都在传稳定币要"上车"。说实话,这消息不是空穴来风。去年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就在上海搞了个跨境支付实验室,今年浦东新区又把"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但问题来了,为啥偏偏是上海?说白了还不是因为深圳搞得太猛。前两天看报告说深圳稳定币交易量半年翻了三倍,上海这边肯定坐不住。不过话说回来,上海这次准备玩点不一样的——直接给政策红包

上海稳定币发展政策解读:风口还是风险?

真金白银的扶持,企业看了都眼红

有内部消息说浦东要给稳定币企业开绿色通道。听说注册流程能缩短到7个工作日,税收优惠直接砍到15%。更狠的是政府要拿出5个亿成立产业基金,专门投稳定币基础设施。

但这不是白拿的馅饼。有业内人士透露,申请扶持的企业必须满足两个硬条件:第一得接入央行的监管沙盒,第二要承诺至少30%的技术研发投向跨境支付场景。说白了,想吃政策红利就得给监管交投名状。

上海稳定币发展政策解读:风口还是风险?

应用场景大爆发,菜市场都能刷数字人民币?

有意思的是这次政策重点不在交易所,反而盯上了支付场景。外滩商圈已经开始试点用稳定币发消费券,临港新片区的跨境贸易结算系统都建好了。

说实话这步棋挺妙。与其跟海外USDT硬刚,不如先闷声做基建。就像当年支付宝靠线下场景逆袭,上海这是要给稳定币铺跑道。不过普通老百姓能感受到啥变化?最直接的可能是以后买菜能用数字人民币抵扣优惠券

监管铁拳高悬,别想玩资金池骚操作

别看给的政策诱人,监管可是带刀的。最新版《上海市数字金融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任何稳定币发行方都必须按日上报资产托管报告,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105%。

这就把路堵死了——想学某些交易所搞"超额发行"?门都没有!有分析人士说这是冲着去年某平台暴雷事件来的,现在上海要玩就得玩合规的。

冷思考:政策红利能吃多久?

说实话,上海这次出手确实够狠。但问题也明显:全是供给端的补贴,需求侧却没动静。就像去年某地发的数字人民币红包,最后发现大家还是习惯用微信支付宝。

更令人担忧的是各地的政策内卷。广州上个月刚宣布跨境稳定币试点,杭州也在搞亚运会数字支付场景。上海这套组合拳确实漂亮,但能不能打出预期效果,还得看企业接不接得住。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政策是风向标没错,但别忘了稳定币本质是支付工具。想真正落地,得让消费者觉得比银行卡转账还方便才行。现在这盘棋,才刚刚摆好棋子呢。

上海稳定币试点政策框架包含哪些核心机制?

上海稳定币试点采用“境内离岸+境外离岸”双轨制。境内通过自贸区“电子围栏”机制发行CNYC,境外则以CNHC作为联动载体。政策重点支持企业币发行、清算网络搭建和技术输出,形成跨境资金闭环流动。

政策如何推动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领域落地?

政策允许试点企业通过稳定币实现跨境贸易实时结算,渣打银行等机构已利用威富通清算网络测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发行。这种模式绕过传统SWIFT系统,缩短结算时间从数天到几分钟,降低手续费约70%。

上海稳定币试点对国际金融体系有何影响?

双轨制试点实测后,未来可能催生新型离岸金融市场。CNYC与CNHC的联动模式若推广,将增强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计价权,冲击美元在跨境支付中的主导地位。目前已有东南亚国家表示愿意接入这套体系。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