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留言问“鑫慷嘉为什么还在搞”。说实话这个问题挺扎心的。根据我7年观察加密市场的经验来看这事儿确实值得说道说道。
先说个冷知识:去年Q4就有交易所下架了这个项目。但奇怪的是到现在还有人在推广。这就像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真就停不下来。
第一点要敲黑板:合规牌照存疑。查遍全球主流金融牌照名单,没看到鑫慷嘉拿到任何正牌。这点特别关键,没有牌照就像黑车运营,随时可能翻车。
第二点很讽刺:法律追责有难度。现在很多这类平台都玩“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套路。服务器东躲西藏,团队匿名搞事,真要追责得绕八百个弯。
第三点最要命:收割模式不断升级。现在不光是拉人头返佣,还搞什么区块链+实体概念。说白了就是新瓶装旧酒,把老项目换个包装继续骗。
我自己踩过一次坑,2019年有个类似项目叫“链上财富”,当时也是吹得天花乱坠。结果某天官网突然打不开,客服集体失联。后来才知道他们用的是动态IP,根本找不到实体公司。
所以奉劝各位一句:看到年化收益超过30%的项目就当耳边风。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都是铁饼。
真要碰上这种糟心事,第一时间保存证据。包括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这些都要留着。然后去所在地的金融办报案,同时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曝光。
有个小技巧分享:现在区块链浏览器都能查交易记录。如果你转出去的币还没被洗白,说不定还能追踪到资金流向。
最后啰嗦一句:投资理财这事急不得。与其想着一夜暴富,不如老老实实定投指数基金。至少保住本金最重要,你们说是这个理儿吗?
鑫慷嘉暴雷后为啥还能继续骗人?
主要靠拖延战术和规则修改。比如它最近突然加了7天缴税时间,说白了就是延长收割周期。平台还规定底仓不能提,提现要扣50%手续费,变相逼人继续投钱。这种玩法跟传统杀猪盘套路一模一样,先用高回报诱骗,再用限制条款榨干最后价值。
他们咋靠缴税机制玩资金盘?
其实呢缴税就是个借口。平台利用“税务合规”这类专业名词唬人,让受害者觉得操作合法。有传言说要交钱才能解锁提现资格,结果越交越多。这招特别适合忽悠信息差大的群体,比如中老年人和宝妈,容易被术语吓住不敢质疑。
为啥能骗到200多万人?
关键在包装手法。早期冒用中国石油、迪拜黄金交易所这些大牌名义,普通人很难分辨真假。再加上传销式拉人头,每拉一个新人就给提成,导致熟人圈子疯狂扩散。说白了就是抓住了人性弱点——既贪高回报,又怕被熟人圈子排挤。
现在这个阶段建议直接报警,别信平台任何新规则。正规投资哪有不让提本金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