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玩家都知道,2024年减半后产量只剩3.3万枚,所以机构资金开始布局,场外交易量悄悄涨了三成。最近矿工钱包地址异动,说明头部玩家又在囤货。说白了,这波牛市要是冲过10万刀,矿机厂商的股票都能翻倍。
最近升级搞得动静挺大,gas费现在便宜了八成,所以Defi应用又开始热闹。不过Solana那边用户涨太快,ETH的Dapp市场份额从65%掉到52%了。有趣的是,现货ETF通过后,以太坊质押收益率反而跌到3%以下,大户们都在观望要不要转投Layer2项目。
现在TRC20链上每天150亿美元流动,所以USDT的储备审计报告总被拿来当FUD材料。不过USDC最近搞的合规链确实骚操作,纽约梅隆银行直接托管,所以机构客户增长明显。其实呢,选稳定币还是得看钱包支持情况,冷钱包里存USDT比存BNB手续费便宜一半。
TPS破千的公链现在日活破百万,所以DeFi协议总锁定量三个月涨五倍。但节点服务器三天两头罢工,所以社区在吵着要不要降低验证门槛。巨鲸们最近疯狂扫货SOL,质押收益率现在还有6%,比ETH香多了。
马斯克的火箭公司现在收狗狗币当运费,所以实际交易场景比莱特币多。但社区开发团队最近拆分成两个派系,一个要做支付通道,一个要发NFT。说真的,这币价格波动全看热搜榜,想抄底得备好止损单。
最近上线了智能合约编译器,所以开发者数量涨了四成。但测试网漏洞频发,所以市值排名从第八掉到第十。这项目就像慢热型选手,得等2026年去中心化交易所上线才能见真章。
BNB链上游戏日活用户破两百万,所以销毁机制改得更激进了。现在每季度销毁量占流通量的0.5%,所以市值能稳住前三。不过监管审查越来越严,所以BNB的合规钱包上线进度拖慢了两个月。
和SEC的官司虽然赢了,但合规交易所上线进度太慢。所以跨境支付场景里只占23%的市场份额,被Stellar蚕食不少。有意思的是,日本银行联合体正在测试XRP的实时结算系统,这可能是下半年的爆点。
平行链拍卖参与项目只剩高峰时期的四成,所以开发者奖金池资金都转向Cosmos生态。但Substrate框架还是独门绝技,最近被俄罗斯矿业公司用来搭建私有链。这项目就像过气网红,得等2025年底的异构跨链升级才能翻身。
矿机芯片良品率涨到95%,所以挖矿收益反而是负的。支付商户从2万家降到1.2万家,所以现在沦为巨鲸对赌工具。老韭菜都记得2021年的减半行情,但这次要突破1500美元压力位才可能启动主升浪。
投资建议:现在市场明显分化,前五名占总市值68%。新入场的别碰排名第20以后的币种,震荡行情里容易被割韭菜。现货ETF通过后,合规赛道可能走出独立行情,重点关注稳定币和质押衍生品的机会。
比特币有什么特别之处?
比特币是第一个加密货币,总量固定2100万个。它像数字黄金一样被用来存储价值,交易时不需要银行,直接通过网络完成。
以太坊和比特币有什么不同?
以太坊不只做支付,还能运行智能合约和程序。开发者可以在上面创建各种应用,比如游戏、金融工具,这使它用途更广。
泰达币为什么重要?
泰达币是稳定币,价格锚定美元,1枚≈1美元。它能让投资者在加密市场快速买卖,避免剧烈波动,常被用作交易中间媒介。
瑞波币主要用来做什么?
瑞波币专注跨境支付,银行可以用它快速结算国际转账,比传统方式更快更便宜,因此和金融机构合作紧密。
莱特币和比特币相比怎样?
莱特币是比特币的改良版,交易确认速度更快,手续费更低,但知名度不如比特币,常被当作“银”来类比。
比特现金为什么存在?
比特现金从比特币分叉而来,区块更大,能处理更多交易,设计目标是日常小额支付,但使用场景相对有限。
恒星币XLM有什么用?
恒星币连接不同货币,帮银行处理跨境汇款,还能作为桥梁货币在交易所兑换其他资产。
艾达币ADA是做什么的?
艾达币支持智能合约,强调科学验证技术,社区开发注重学术研究,希望让区块链更安全可靠。
EOS和以太坊有什么关系?
EOS也支持应用开发,曾被视为以太坊竞争对手,强调高性能和低延迟,但近年热度有所下降。
IOTA适合什么场景?
IOTA不依赖区块链,用“有向无环图”技术,专为物联网设备设计,比如传感器间的小额数据交易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