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比起比特币ETF的快速推进,以太坊这边显得有点磨蹭。根据7月最新消息,美国SEC已经和多家资管公司进行实质对话,但还没发出正式批文。有意思的是,黑石和ARK提交的申请文件显示,他们这次特别强调了以太坊的PoS质押机制,试图用"收益透明化"来打动监管层。
传统ETF通常追踪现货价格,但以太坊质押ETF玩出了新花样——直接参与链上质押。这意味着投资者不仅能持有ETH,还能获得年化3-5%的质押收益。有业内人士透露,SEC审查重点正在转向如何界定这笔收益性质,毕竟去年曾有法官裁定ETH质押收益不属于证券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最近突然介入,主张以太坊应归类为大宗商品而非证券。这相当于给SEC施加压力,毕竟CFTC监管下的ETF审批流程会简单很多。市场普遍认为,两大监管机构的博弈可能在9月迎来关键节点。
有交易所技术总监向我透露,部分申请方在质押机制设计上采用了创新方案——通过智能合约将质押收益自动兑换成法币再分红。这种操作既规避了税务复杂性,又符合传统ETF的分红模式,可能是打动监管的关键筹码。
虽然消息面总体向好,但有三个风险点必须提醒:1.SEC可能要求ETF仅投资现货ETH而不参与质押;2.首批获批的大概率是期货ETF而非现货ETF;4.即便获批,交易流动性可能在初期受限。上周某机构的模拟测试显示,质押收益ETF的滑点可能比传统ETF高出20%以上。
当前市场预期显示,最快8月底可能出现重大进展,但别忘了SEC主席根斯勒可是出了名的谨慎派。我的建议是保持关注但不要押注短期波动,毕竟合规框架最终确定前,任何预测都可能打脸。
美国SEC对以太坊质押ETF的审批进展如何?
最近有消息说SEC已经通过了以太坊现货ETF的申请,但质押功能的批准还没落定。像灰度公司早在4月份就提交了质押方案,但SEC还在评估中。有分析师认为这事只是时间问题,估计下半年会出结果。
为什么香港批准质押ETF对全球市场有参考价值?
香港在5月份已经开放了质押ETF的通道,给其他地区做了示范。虽然各国监管节奏不同,但这至少说明市场有需求。美国那边可能也会参考这种模式,毕竟加密行业需要统一规则。
质押功能上线后普通投资者能多赚多少?
现在持有以太坊ETF的用户只能靠价格波动获利,如果开通质押,每年可能多3%-5%的收益。不过具体数字得看质押率和市场情况。之前有机构算过,错过质押一年至少少赚6000万美元,所以大家等得挺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