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好几位粉丝私信问"ReserveBankofMalawi是什么币"。我一看就心里咯噔一下。这名字听着像加密货币,但其实呢,它根本就不是币。
Reserve Bank of Malawi是马拉维共和国的中央银行。就是非洲那个马拉维湖边上的国家。人家正经发行的是马拉维克瓦查(MWK),国家法定货币。
我查了下资料,发现不少新手容易被这类名字忽悠。特别是看到"reserve bank"几个字,以为是什么新型稳定币。说白了,央行名字被拿来当币名,九成九是坑。
去年我就遇到过类似情况。有个项目叫什么"CentralBankDigitalCoin",声称和某国央行合作。结果呢?一查官网备案信息全是假的。
巨鲸们最爱玩这种套路。先编个高大上的名字,再伪造些"官方合作"文件。新手一看"央行"俩字就上头,赶紧冲进去买。最后rekt的还是自己。
真正和央行挂钩的数字货币,比如中国的数字人民币,都是通过正规渠道公布的。哪会随便在交易所上架个"ReserveBankofMalawi"就完事了?
第一招:查官网后缀。正规央行网站都是.gov结尾。我刚搜了下,马拉维央行官网是www.rbm.mw,根本没提什么加密货币。
第二招:看白皮书逻辑。要是白皮书写着"和央行合作发行",但拿不出合作协议,基本可以确定是空气币。
第三招:问客服要注册信息。去年我在Gate.io审核项目时就遇到过,对方号称和某央行合作,结果连公司注册号都提供不了。
说白了,央行自己发的数字货币,怎么会跑到小交易所去上币?这逻辑就不通嘛。
记得2020年有个"LibraBankCoin",名字听起来贼正规。我当时还帮粉丝分析过。结果呢?三个月后项目方卷款跑路,社区群直接解散。
最气人的是,这类项目总喜欢用"reserving"、"reserve"这种词。看着好像资金有保障。其实呢?gas war都没打起来就归零了。
我建议大家遇到名字带"bank"、"reserve"的币种,先冷静三分钟。打开浏览器搜搜央行官网,比啥都靠谱。
要是真对央行数字货币感兴趣,可以关注这些:
一是中国的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展。虽然不能直接买,但相关概念股可以研究。
二是看国际清算银行的mBridge项目。这是正经八百的多国央行合作项目。
三是留意美联储的数字美元研究动态。不过这些都离普通人投资还远着呢。
记住啊朋友们,天上不会掉馅饼。看到"ReserveBankofMalawi"这种名字,第一反应应该是"这怕不是骗局"。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骂谁。而是看到太多粉丝被这种名字唬住,冲进去当接盘侠。保护好你的本金,比啥都强。
要是还有疑问,欢迎私信问我。别不好意思,我当年也是这么被坑过来的。
马拉维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叫什么?
马拉维中央银行就是Reserve Bank of Malawi。
它发行的货币叫马拉维克瓦查。
你看,现在马拉维用的都是克瓦查。
以前用过马拉维镑,那是1971年之前的事。
所以现在官方货币是克瓦查。
货币代码是MWK。
其实呢,克瓦查下面还有更小的单位。
马拉维货币的历史演变是怎样的?
马拉维最早用的是马拉维镑。
1964年独立后就开始发行自己的镑。
你看知识库里有1964年的1镑纸币记录。
1971年马拉维改用克瓦查替代镑。
1:2的比率兑换旧货币。
话说回来,这跟很多非洲国家做法一样。
现在克瓦查已经用了五十多年。
中间经历过多次货币改革和重新设计。
货币体系变得越来越完善。
马拉维货币的单位和面值有哪些?
马拉维货币主单位是克瓦查。
辅币单位叫坦巴拉。
1克瓦查等于100坦巴拉。
现在流通的纸币有几十到几千克瓦查。
具体有20、50、100、200、500、1000面值。
硬币主要是坦巴拉单位。
知识库里提到过50坦巴拉的纸币。
不过现在小面额多用硬币了。
说白了,日常交易用的最多是200和500克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