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呢,市面上压根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区块链银行"。这词儿就是个营销噱头。
传统银行用区块链技术?有。比如工行、建行搞的供应链金融平台。
但你搜到的那些"区块链银行"APP,十有八九是加密货币交易所换了个马甲。
说白了,真正的银行必须拿金融牌照。区块链技术只是工具,不能自动让平台变"银行"。
我去查了银保监会官网。2023年他们点名过17家假区块链银行。
这些平台最爱说:"我们是去中心化银行"、"存款年化30%"。
看到这种话,赶紧跑!
正规金融机构哪敢承诺固定收益?更别说30%了。
去年有个叫"链上银行"的平台跑路。5000多人被割韭菜,损失上亿。
平台自称持有新加坡牌照。结果一查,牌照编号都是假的。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连APP图标都模仿工行、建行。老年人特别容易上当。
真正的银行在干嘛?它们用区块链干正事。
比如跨境支付。以前要3天,现在几小时搞定。手续费从200块降到20块。
再比如票据贴现。以前要跑5趟银行,现在手机点一下就行。
但人家从不叫自己"区块链银行"。工行管这叫"工银e信",建行叫"建行区块链"。
有意思的是,央行数字货币(DC/EP)才是真·区块链银行雏形。
数字人民币已经在深圳、苏州试点。但人家从不承诺高收益,就踏踏实实用。
第一招:查牌照。去银保监会官网搜平台名字。没登记?别碰!
第二招:看收益。超过6%的年化,基本是FUD。正规理财哪有这么高?
第三招:问客服。让对方出示金融牌照编号。支支吾吾的,100%是骗子。
上周刚帮粉丝识破一个"区块链银行"。客服说牌照在"区块链管理局"注册。
我当场笑喷。哪来的管理局?纯属胡编。
2021年我也差点栽过跟头。有个平台叫"币安银行",界面做得跟真银行似的。
我差点充值10万进去。好在习惯性查了企业征信,发现注册地是塞舌尔。
后来那平台果然rekt了。现在想起来还后怕。
所以呢,看到"区块链+银行"组合,先冷静三分钟。
正规金融机构从来不会用这种标题党。它们更愿意说"应用区块链技术提升服务"。
记住啊,天上不会掉馅饼。高收益背后必然是高风险,甚至是骗局。
如果你真想玩区块链金融,建议从持牌交易所开始。Binance、OKX这些,至少有实名认证和资金保险。
但千万别信什么"银行"噱头。真正的银行,门头都挂着红灯笼呢!
传统银行应用区块链技术合法吗?
当然合法。你看工商银行都在申请区块链专利了。
2025年5月他们提交了交易信息追溯方法的专利。
农行也在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
这些国有大行做事都很谨慎。
所有技术应用都要经过央行批准。
国内银行用区块链主要做供应链金融。
比如平安银行的SAS平台就用了区块链。
话说回来银行系统改造必须合规。
所以传统银行的区块链业务完全正规。
自称"区块链银行"的平台都受监管吗?
这得分情况说。正规银行的区块链服务肯定受监管。
但市面上有些平台打着"区块链银行"旗号。
其实只是加密货币交易所。
像币安、Gemini这些平台监管程度不一样。
Gemini在美国受严格监管。
但很多小平台根本没牌照。
原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提过。
真正的区块链支付和传统银行体系不同。
它不需要SWIFT这样的中介。
所以你得看具体是哪种"区块链银行"。
国内持牌金融机构的业务才最靠谱。
区块链银行和传统银行有什么区别?
传统银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机构。
区块链银行可能没有物理网点。
区块链技术能实现点对点直接支付。
不需要银行当转账中介。
传统银行依赖SWIFT系统做跨境支付。
区块链可以24小时不间断交易。
平安银行用区块链提升了供应链效率。
但传统银行还在用部分旧系统。
其实呢区块链更像是银行的技术工具。
国内银行都在用它改进服务。
但核心业务还得遵守银行法规。
所以严格说现在没有完全替代传统银行的"区块链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