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非洲ambc国际实业集团怎么样?_「科创人独家」专访迅雷/远望资本创始人程浩,没错就是那个迅雷事件在热度非常高,为大家准备了完整关于非洲ambc国际实业集团怎么样?_「科创人独家」专访迅雷/远望资本创始人程浩,没错就是那个迅雷事件的所有相关内容,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这方面的情况,请持续关注本站!
近日,社交财经注意到各大媒体纷纷转发了一则题为《非洲AMBC国际实业集团在纳斯达克大屏成功完成企业展播》的消息。那么,非洲AMBC国际实业集团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呢?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非洲AMBC国际实业集团是一个实力雄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为了开发亚洲区域市场,该集团曾多次涉足矿业资源开采和国际贸易等业务领域,并先后成立了非中矿业(北京)有限公司、AMBC国际矿业(成都)招商中心、AMBC数字资产(深圳)大数据运营中心以及AMBC国际实业集团(马来西亚)分公司等多个企业实体项目。
尽管这一平台看似高大上,但不少反传销人士却对其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可能是在故技重施。对此,社交财经进行了深入调查。
值得一提的是,非洲AMBC国际实业集团的相关背景引发了一些争议。例如,孙鹏,男,1976年10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汉族,曾是泰安锦程泰山碧玉产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并担任第二届泰安市政协委员会委员。然而,他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于2012年8月21日被刑事拘留,同年9月27日被正式逮捕。
综上所述,虽然非洲AMBC国际实业集团表面上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广泛的业务布局,但其背后是否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或争议仍值得进一步关注。对于投资者和公众而言,保持警惕并深入了解相关背景信息尤为重要。
在一次访谈中,过程浩展现了他充满活力与幽默感的个性,同时透露出一种坦诚和直率。《科创人》尽可能保留了他对话的原汁原味。“在美国,尤其是在硅谷,人们总是不安分。我年轻时没有负担,就想回国折腾一番。”2001年,程浩回国加入了百度,但一年后,他辞去了高级技术经理的职位。他提到,一方面是因为他发现李彦宏也是普通人,相信自己也能做到;另一方面,百度当时有两条业务线——门户搜索和企业搜索,而他所在的后者发展不佳,最终被战略性优化。
离职后,程浩和他的杜克大学同学邹胜龙开始寻找国内外的投资机会,但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进展甚微。于是,他们决定自筹资金,先干起来。2002年,互联网寒冬尚未过去,新浪和网易的股价低迷。有朋友建议程浩购买一些股票,但他谨慎地认为市场形势不佳,结果错过了赚钱的机会。年底,程浩带着两个大箱子南下深圳,经过25小时的火车旅行后,创立了一家名为“三如科技”的新公司,寓意着成为继张朝阳、李彦宏之后的第三代海归创业者。
然而,仅仅半年后,程浩和邹胜龙不得不尝试转型,因为邮箱的需求实在不大。程浩坦言:“当时真是无知者无畏,如果成熟一点,可能也不会走上创业这条路。”做了投资之后,他感触更深:“每个企业,你都能找出10个理由说它值得投,但再让你说10个不值得投的理由,也一定找得到。如果什么都想清楚了,也就别创业了。”
初尝挫败感后,程浩和邹胜龙分析了当年互联网的五大需求:搜索、即时通讯、门户、邮箱和下载。其中,搜索、IM、门户和邮箱均由巨头把控,唯一未被巨头染指的只有下载。尽管当时网际快车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但他们认为速度是关键,而分布式计算正好适合解决这一问题。从居民区搬到相对体面的办公室后,他们通过忽悠、期权、画大饼等方式招兵买马,每天工作到凌晨两点,程浩本人则身兼产品、运营、推广和HR等多重角色。
多年后,他在分享精益创业心得时曾说:“迅雷初创时,能做的功能很多,但客户最需要的是快,那就先解决快的问题。”提起这段经历,程浩哈哈一笑:“那都是后来总结的,其实我们一开始做的迅雷也是很笨很大的一坨。”2004年初,漏洞百出但下载速度超快的迅雷诞生,并很快获得了IDG的200万元天使投资。同年,程浩面见雷军,通过对比测试说服后者推荐金山的游戏用户使用迅雷下载。由此,迅雷与雷军和金山系展开了一段跨度长达16年的恩怨纠葛,但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2006年,华军软件园联合多家同业网站组成“反迅雷联盟”。数日后双方达成和解,此役之后,迅雷在下载市场势不可挡。程浩表示:“‘迅雷’这个名字是我起的,参考了百度的命名风格,众里‘寻’他千百度。我们产品的特色就是快,那就叫‘迅雷不及掩耳’。”至于软件联盟事件,他说:“你不提我都差点忘了。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互相为对方提供资源,我们会给他们一些流量。外界觉得动静挺大,但在我看来这是件很小的事,完全影响不到迅雷的发展。”
2011年,程浩赴美,试图推动迅雷首次IPO。遗憾的是,由于一系列负面消息叠加,如东南融通造假、支付宝VIE事件导致中国企业出现信用危机,加上迅雷发展模式在海外缺乏对标公司,最终因认购不足而折戟。等到上市成功已是2014年,此时移动互联网已势不可挡,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升级,迅雷下载业务的两大基础——“PC场景”被移动端侵蚀,“速度慢”的痛点随着带宽扩容和4G登场逐渐减弱。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后迅雷的股权结构变为:小米31.8%、金山13.0%、邹胜龙9.5%、程浩3.8%。雷军系占了44.8%,创始人团队仅占13.3%。有媒体评论称:“迅雷不太像是一家独立上市公司,更像是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小米子公司。”程浩回忆道:“2011年那次尝试,有一家重要的机构临阵撤单。我们当时纠结要不要降价,结论是投资人追涨不追跌,即便降价可能还是不行。但事后来看,当年我们都忽略了移动互联网的巨大潜力。如果我们注意到了,并及时调整业务,在移动端打造出全新增长模式,这三年延时就更有价值。可惜事情并没有这样发展。所以,降价有可能不行,但如果再来一次,我倾向于咬咬牙试一下。”
《科创人》问及上市后的酒局上是否因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捧走而感到憋屈,程浩笑着否认:“那是没有的事儿,我当时纯粹就是开心。上市之后,我们一帮人跑去拉斯维加斯玩了几天,那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几天,什么都不用想。那几天手气特别好,扔骰子赚了不少钱,还帮身边的朋友小赚了一笔——后来选择做投资多少也是因为我性格中有赌性,喜欢运气和意外带来的额外收益。开心完了还得干活,回去接着忙活。”
转过年,程浩的太太和孩子赴美读书,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需要经常往返美国,大家一看公司老板总是不在,显然不太合适。恰好一位前下属在投资公司工作,问他是否愿意出来做投资?程浩思来想去,做老板时间不方便,再去打工也不现实,于是决定尝试投资。2016年1月28日,程浩选择在迅雷创建13周年的纪念日正式宣布离职。“虽然之前也和公司很多朋友打过招呼,但正式离职的日子是这一天,我自己选的。喝的是红酒,熟人一个个来,不太熟的几个人一起来,最后实在不行一个部门一杯得了……差点没把我灌趴下。”
《科创人》问程浩为何在决定做投资时说过一句“我要再做一个红杉资本,虽然我还不知道该怎么做”如此“嚣张”的话。程浩回答:“都有吧,我的目标就是红杉,但路径肯定是曲折的。做投资无非也是一次创业,只要是创业,我就一定要做一个牛逼的公司,目标还是要远大一点。我觉得自己做投资有优势,比如更理解企业家的喜好和思维模式,有旺盛的好奇心,能聚焦某一领域持续深耕的韧性。这话说完好多人都问为什么这么说,其实红杉也就是个指代,我参加红杉大会觉得人家做得特成功,就拿来当榜样了。”
《科创人》又问,如果回到2003年,见到两个带着迅雷计划书但没什么创业经验的年轻人,他会选择投资吗?程浩笑着回答:“会啊,首先这俩孩子底子不错,杜克大学毕业、硅谷工作过、百度工作过,赛道选得也挺有意思,而且价格还不贵,才1000万,即便是当年的标准也不贵,干嘛不投?”
谈及做投资和创业的区别,程浩开玩笑地说:“不能骂人了(笑)。自己当老板的时候可以劈头盖脸,现在也会偶尔忍不住,但大部分时候脾气得好点,人家是司机,你也就是副驾驶。”
《科创人》进一步询问,如今他投资的这批创业者与当年同期的那批创业者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程浩回答:“经历层面有相似的地方,尤其做AI的这波兄弟跟我当年非常像,硅谷归来、百度从业经历,几乎就是我当年的画像。但做SaaS的朋友大都年龄较大,有充足的行业经验。另外,有一些理念跟当年完全不一样了,比如眼下的创业者愿意购买第三方服务,心态很开放。我们投资的擎朗智能,给海底捞提供端盘子机器人的那家公司,电脑都是租的,出了问题一个电话就有人来修,不用雇人。还有,当年我们创业,老百度的兄弟问我们多少人,我说‘20多个’,还挺不好意思,太小;现在谁要说‘我公司200多人’,大家第一反应都是干嘛这么多人啊?这个时代强调精益,强调投入产出比,别盲目上规模。除了核心业务,能外采的都外采,我们公司法务财务都是外面找的,即便我有心找一个坐班的律师,也找不到最顶尖的是吧?”
最后,《科创人》问程浩,什么样的创业者比较对他的胃口。程浩表示:“我们喜欢行业老炮+超级销售,那些行业经验丰富、自带客户的,启动阶段的业务量不用太担心。当然,不符合这个画像绝对不代表你不行,创业和投资的任何一条规律都有一大堆的反例,只是概率相对高还是低的问题。”
关于未来的投资方向,程浩补充道:“除了AI,我还看好其他几个领域,比如SaaS、企业服务以及硬科技方向。这些领域符合当前的趋势,也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上述就是关于非洲ambc国际实业集团怎么样?_「科创人独家」专访迅雷/远望资本创始人程浩,没错就是那个迅雷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攻略和资讯可以关注我们多特资讯频道,之后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全新内容敬请关注多特软件站(www.duo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