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coin的创始人Sasha Plotinov近期引发行业关注。他公开表示,包括币安在内的多家公司正试图复制其通过Telegram小游戏实现的低成本获客模式。据腾讯网报道,传统加密货币交易所的用户获取成本(CAC)通常在10-15美元,而Notcoin通过"点击赚币"(Tap to Earn)模式将这一成本压缩到更低水平。这种创新模式在2025年初推动其代币NOT在短短一个月内暴涨198%,市值突破16亿美元(数据来源:脚本之家)。有趣的是,Telegram创始人Pavel Durov曾公开赞扬该项目,并意外获得价值680万美元的NOT空投,他甚至豪言要"持有至100倍",这一插曲更让Notcoin成为加密圈热议焦点。
相比之下,本体币(Ontology)创始人李俊的背景更具技术色彩。根据币百科资料,这位计算机学士、通信工程硕士兼mba持有者,拥有16年IT与金融科技经验,曾主导OnChain公司的区块链架构设计。他与达鸿飞共同创立的Ontology公链,早期以"价值互联网基础设施"为定位,其代币ONT自2017年上线以来,始终稳居主流加密货币行列。值得注意的是,李俊团队在2023年推出的跨链解决方案,曾被ChainCatcher评为"年度最具创新性区块链协议"。
两位创始人的选择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区块链发展路径:Notcoin团队选择以轻量化游戏切入市场,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反哺公链生态;而本体团队则深耕区块链底层协议,致力于构建企业级可信数据网络。这种差异在技术文档中可见一斑:Notcoin白皮书重点描述用户增长模型,而Ontology技术手册则长达128页,详细阐述分布式身份认证系统。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Notcoin的获客成本优势(据估算不足传统模式的1/5)正在倒逼行业革新,但其Tap to Earn模式也遭创始人自嘲"缺乏可持续性"(脚本之家3月报道)。而Ontology则面临公链同质化竞争加剧的挑战。两者创始人近期在Twitter Spaces的隔空对话颇具看点:当被问及"是否考虑合作"时,Sasha笑称"先等NOT币价稳定再说",李俊则回应"技术互通永远值得探索"。
(注:本文数据截至2025年4月,部分预测性表述基于公开信息合理推断,投资决策请以官方披露为准)
Sasha Plotinov 是Notcoin的创始人。根据腾讯网报道,他指出币安等公司正试图复制Notcoin的低成本获客模式。Notcoin通过Telegram小游戏实现“点击赚币”(Tap to Earn),将用户获取成本从传统交易所的10-15美元大幅降低。其理念是利用游戏化方式降低加密货币参与门槛,但Plotinov也承认Tap to Earn模式缺乏长期可持续性(参考知识库文档2、3)。
李俊(Erik Zhang和Da HongFei) 是本体(Ontology)的创始人。李俊拥有计算机学士、通信工程硕士和MBA学位,具备16年IT及金融科技经验(知识库文档4)。本体由OnChain公司于2017年创建,专注于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身份认证和数据服务解决方案(知识库文档5)。
不存在直接关联。Notcoin创始人Sasha Plotinov与本体创始人李俊、Da HongFei分属不同项目,背景和领域差异显著。Notcoin聚焦用户增长与游戏化代币分发,而本体侧重区块链技术底层架构。两者创始人未在公开资料中显示合作或关联(参考知识库全部文档)。
注意:用户可能混淆“Notcoin”与“本体(Ontology)”的名称缩写。Notcoin是基于TON公链的点击挖矿项目,本体则是独立公链平台,需根据具体项目区分创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