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央行2013年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比特币等虚拟货币虽未被完全禁止,但明确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这一原则在后续政策中持续强化: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要求境内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非法虚拟货币交易,所有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均属非法金融活动。
截至2025年4月,中国对虚拟币交易的监管保持高压态势:
- 交易与兑换平台被取缔:境内任何机构不得开展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境外平台在中国境内招揽业务亦属违法。
- 金融风险警示:虚拟币交易常与传销、赌博、洗钱等犯罪行为关联,投资者可能面临财产损失且不受法律保护。
- 数字人民币与虚拟币的本质区别:中国正推进的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由央行发行,与私人加密货币有根本不同,不属于“币圈”范畴。
部分网络信息(如某些平台宣称“合规虚拟币”)存在误导。需注意:
- 虚拟商品≠法定货币:比特币等可作为虚拟商品存在,但禁止以货币形式流通。
- 监管动态更新:2024年最新司法案例显示,利用虚拟币实施集资诈骗的犯罪团伙已被依法严惩,法律执行力度持续加强。
请务必警惕以下行为:
1. 参与虚拟币交易所、ico(首次代币发行);
2. 通过境外平台进行虚拟币交易;
3. 以“虚拟币投资”为名的高收益理财项目。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多次提醒,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违规参与虚拟币相关业务。若发现相关活动,可通过“金融举报平台”进行举报。
(注:本文内容基于现行法律法规及公开监管文件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
中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是什么?
根据中国央行等部门的规定,虚拟货币(如比特币)在中国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相关交易不受法律保护。自2013年起,中国明确禁止金融机构开展虚拟货币交易,2017年后进一步叫停境内虚拟货币交易所的现货交易,2021年明确所有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均为非法金融活动。监管核心在于防范金融风险及遏制洗钱、诈骗等违法行为。
在中国进行虚拟币交易可能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1. 交易不受法律保护:若发生纠纷,司法机关可能不受理或认定相关合同无效。
2. 刑事风险:参与虚拟币交易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尤其若用于赌博、传销等,将被严惩。
3. 资金损失风险:平台可能卷款跑路或遭黑客攻击,用户损失需自行承担。
中国是否有合法的数字货币?
中国支持由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e-CNY),这是唯一合法的数字货币,与纸币等价,受国家信用保障。其他所谓“虚拟币”均属非法,包括比特币、以太坊等。政策强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从事虚拟币发行、交易、兑换等业务。
(注:以上小编建议基于中国现行法规及2025年4月前的官方政策,未考虑未来可能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