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财富网报道,美联储官员近期多次释放“鹰派”信号,明确表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确保通胀得到控制。尽管4月核心CPI数据显示回落迹象,但决策层对服务业通胀粘性仍存担忧。知名财经记者Nick TIMiraos(被称为“新美联储通讯社”)指出,若特朗普政府推行“草率”关税政策,可能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迫使美联储维持当前利率水平。
网易财经观察到,受美联储暂缓降息影响,全球股市出现显著波动。中东地缘政治冲突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双重压力下,投资者信心受挫。多国央行已启动救市措施,包括流动性注入和市场干预,以缓解资本外流冲击。中国央行亦通过定向降准等工具维稳金融市场,展现政策协同效应。
齐鲁晚报深度解析显示,美联储当前面临“滞胀”挑战——经济增速预期下调与通胀预期上修并存。尽管官方强调衰退风险“温和”,但推迟降息实则暗含维护政策独立性与市场信誉的考量。有分析认为,这种策略在选举周期中尤为关键,既能避免被质疑“政治化”决策,又能为后续操作保留空间。
腾讯新闻援引高盛最新研报称,尽管市场普遍预期5月利率决议将“按兵不动”,但全年降息次数或压缩至3次,最终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将降至3.5%-3.75%。值得注意的是,该机构强调降息门槛较2019年显著提高,需看到就业数据等关键指标实质性恶化才可能触发行动。
专家观点:Timiraos认为,美联储当前政策调整本质是“以时间换空间”——通过延长高利率状态换取更多通胀下行证据,这种策略既符合风险管理原则,也为全球经济复苏争取缓冲期。而高盛经济学家则提醒,若中东局势持续升级引发油价飙升,不排除美联储被迫采取更激进的加息举措。
问题1:美联储为何暂缓降息?
美联储暂缓降息主要受三方面影响:一是美国经济显现滞胀苗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而通胀压力不减(参考知识库文档3);二是新一届政府对货币政策的施压,美联储需维护政策独立性;三是当前金融条件仅小幅收紧,尚未达到必须降息的“硬门槛”。高盛分析指出,美联储需等待更多就业等核心数据走弱信号才会行动。
问题2:暂缓降息对全球股市有何冲击?
暂缓降息导致市场预期逆转,直接引发全球股市波动。中东地缘局势动荡加剧了市场避险情绪,进一步放大股市跌幅。此前市场普遍预期年内两次降息,但美联储暗示可能仅一次,这种落差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不过,中国央行等采取救市措施(如流动性支持),部分缓解了市场压力。
问题3:未来美联储政策走向如何?
高盛预测美联储或推迟至7月首次降息,并全年降息三次以降温通胀。但关键变量仍在美国经济数据:若非农就业、通胀指标持续走弱,降息窗口将开启;若数据韧性超预期,政策可能进一步观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强调“依赖数据”的立场,暗示短期内不会草率行动。市场需密切关注6月非农和CPI数据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