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是以太坊(Ethereum)的原生加密货币,中文常被称为以太币或以太坊币。作为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它不仅是交易媒介,更是支撑以太坊网络运行的核心载体。
ETH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与比特币不同之处在于其智能合约功能。以太坊平台由程序员Vitalik Buterin等人于2015年共同创立,开创了"可编程区块链"的先河。ETH在此平台上扮演着"燃料"角色——用户支付ETH来覆盖交易手续费(Gas费),开发者则用其维持智能合约的持续运行。
支付媒介:支持全球范围内点对点价值转移
DApps开发: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提供底层基础设施
DeFi生态基石:支撑着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去中心化金融协议
NFT市场:作为主流NFT交易的计价单位
截至2025年5月,市场上流通的ETH总量已超过9000万个。据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其市值稳定位居全球加密货币第二位,占据约20%的市场份额。随着以太坊2.0升级持续推进,采用权益证明机制后,ETH有望实现年化3-5%的通胀率压缩,进一步增强资产稀缺性。
值得注意的是,以太坊基金会持续推动Layer2扩容方案发展,通过OpTIMism、Arbitrum等二层网络显著降低交易成本。这种技术创新使ETH在保持安全性的前提下,逐步向每秒处理数千笔交易的能力迈进,为其在元宇宙、Web3.0等新兴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ETH是什么币种?
ETH是以太坊(Ethereum)的原生加密货币,中文称为“以太币”或“以太坊币”。它是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不仅是交易媒介,还作为以太坊区块链的核心燃料(Gas),用于支付交易手续费、智能合约执行费用,并支撑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s)的开发与运行。其价值源于以太坊平台的生态需求和技术应用。
ETH与比特币(BTC)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ETH与比特币的核心差异在于功能定位:
1. 用途:ETH不仅是数字货币,更是以太坊平台的“燃料”,支持智能合约和DApps开发;而比特币主要作为价值存储和投资标的。
2. 技术:以太坊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复杂功能(如DeFi、NFT),比特币则专注于点对点价值传输。
3. 供应:比特币总量上限2100万枚,ETH无硬性上限,但EIP-1559机制通过销毁机制调节流通量。
ETH的主要应用场景有哪些?
ETH的核心应用场景包括:
1. 支付交易费用:用户需用ETH支付以太坊网络上的交易Gas费。
2. 智能合约执行:开发者用ETH部署和执行自动化的智能合约。
3. DApps开发:开发者通过ETH构建去中心化应用(如DeFi借贷、NFT交易平台)。
4. 价值存储与投资:作为市值第二大的加密货币,ETH也被广泛用于投资和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