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最近香港稳定币牌照这事挺火的。很多粉丝都在问我哪些公司拿到了牌照。
根据最新消息,香港金管局在2023年底启动了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不过正式的牌照审批还在进行中。
我查了一下,目前还没有公司拿到完整的稳定币牌照。但有几家大公司在排队申请。包括Tether、Circle这些老牌稳定币发行商。
有意思的是,香港采取的是"先申请先得"原则。只要符合要求,理论上任何公司都能申请。但门槛确实不低。
说白了,现在申请队伍里有几家比较知名的。Tether的USDT已经在跟香港监管方谈了。
Circle的USDC也提交了申请材料。这两家算是最有可能第一批拿到牌照的。
还有香港本地的稳定币项目,比如HKD Stablecoin。这是由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支持的本地稳定币。
其实呢,还有一些交易所也在悄悄布局。Binance和OKX据说都在准备申请材料。不过官方还没确认。
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小公司想钻空子。打着"已获牌照"的旗号忽悠投资者。提醒大家注意甄别,现在确实还没有正式发牌。
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不是那么容易的。金管局设了几道硬门槛。
首先得是持牌金融机构。普通公司想申请基本没戏。这直接卡掉了90%的申请者。
其次要有足够的储备金。必须100%覆盖发行的稳定币数量。还得定期审计,公开储备情况。
另外对技术安全要求很高。冷钱包管理、热钱包防护都要达标。我之前写过冷钱包操作失误导致资产丢失的案例,这方面必须谨慎。
最后是KYC/AML合规。这点很多海外公司会栽跟头。香港对反洗钱的要求比美国还严格。
在我看来,这种高标准虽然门槛高,但对市场是好事。至少不用担心哪天稳定币突然rekt。
话说回来,申请过程真的不容易。我认识一个朋友去年开始申请,到现在还没搞定。
最大的问题是文件准备。监管要求的材料多得吓人。光是合规报告就要写几百页。
还有KYC审核特别严。股东背景、资金来源都要查得清清楚楚。有家公司就因为股东结构复杂被卡了半年。
gas war倒是不用担心,因为这跟区块链没关系。但时间成本确实高。整个流程走下来至少6-8个月。
我建议想申请的公司找专业顾问。我自己就帮几个客户处理过类似问题。省得走弯路。
有人问我这跟普通投资者有啥关系。其实关系大了。
一旦牌照落地,香港可能会成为亚洲稳定币中心。到时候交易USDT/USDC会更安全。
不过短期可能有波动。监管收紧可能导致一些小稳定币退出市场。FUD情绪可能会让价格波动加大。
我个人觉得,持牌稳定币会更受欢迎。毕竟有监管背书,不用担心暴雷。但手续费可能会提高。
对了,提醒大家。现在市面上说"已获香港牌照"的基本都是假的。真正的牌照审批还在进行中。别被忽悠了。
最后说一句,香港这个政策长远看是利好。虽然过程慢了点,但比没有监管强。至少不用担心哪天突然被拔网线。
香港稳定币牌照目前发给谁了?
其实呢,到现在还没发牌照。
香港金管局明确说过还没批准任何机构。
8月1日《稳定币条例》才刚生效。
申请窗口刚开,审核需要时间。
首批牌照可能只有2-3张。
金管局总裁说初始阶段不会多发。
话说回来,申请截止日是9月30日。
现在还在审核材料阶段。
所以大家看到的消息都只是申请阶段。
哪些机构在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目前至少有9家机构在申请。
三大发钞行最有可能拿到牌照。
中银香港和渣打香港走在前面。
中资银行也很积极。
招商永隆银行在推托管业务。
沙盒测试的三组机构都在申请。
包括圆币创新科技和京东币链。
渣打银行联合体也在准备。
互联网大厂像蚂蚁也有消息。
说白了,银行类机构占优势。
因为稳定币需要1:1法币储备。
托管必须找合规银行。
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要什么条件?
门槛其实挺高的。
财务条件要过硬。
人员资质有严格要求。
储备资产必须全额支持。
稳定币要1:1备足法币。
托管赎回流程要规范。
还得符合司法管辖要求。
过渡期安排也很重要。
金管局强调会审慎审批。
说白了就是对标传统金融。
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发币。
市场有炒作风险要警惕。
监管明确提醒大家别跟风。
所以申请机构要准备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