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法律法规,中国并未将比特币列为违禁品,普通民众持有比特币的行为本身并不构成违法。正如2025年最新监管政策所明确,虚拟货币被视为一种网络虚拟财产,其持有层面仍属个人自由范畴。
1. 虚拟货币交易服务
提供比特币兑换、交易撮合等服务属于非法金融活动。2021年《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规定,任何机构不得为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或交易通道,违规者将面临最高3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数字资产衍生操作
包括但不限于:
- 设立虚拟货币交易所(如某交易所曾被处以1.2亿元罚款)
- 以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发放薪资(某科技公司因此被行政处罚)
- 开展虚拟货币杠杆交易等金融活动
3. "挖矿"基础设施建设
虽未禁止个人使用家用设备挖矿,但建设矿场、提供矿机托管服务等商业性挖矿活动已被多地列为淘汰类产业。2023年某省对违规矿场实施断电整治,涉及算力规模超200PH/s。
司法实践中已出现多起因虚拟货币引发的刑案:
- 某P2P平台因开展比特币保证金交易被认定非法经营罪
- 虚拟货币传销项目"PlusToken"主犯获刑12年
- 2024年某私募基金因重仓比特币衍生品被责令清退
当前监管部门建立的资金流向追踪系统已实现:
- 超50万元单日交易自动预警
- 链上地址异常活动实时监控
- 与境外交易所的跨境资金流动追溯
建议投资者注意:持有比特币应通过合法境外平台完成合规交易,不得参与洗钱、逃汇等违法行为。司法机关对虚拟货币相关犯罪的认定标准已细化至单笔交易金额、持有时间等15项具体指标。
个人持有比特币是否违法?
根据中国现行法规,单纯持有比特币不构成违法行为。中国法律未明文禁止个人持有比特币,但比特币不被视为法定货币,不能用于市场流通或支付场景。
比特币交易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在中国,比特币交易受到严格限制。2021年国家明确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如交易所、交易撮合服务)定义为非法金融活动,个人间的私下交易虽未完全禁止,但存在风险。若通过平台交易或涉及洗钱、逃税等行为,可能面临法律追责。
哪些与比特币相关的活动明确违法?
以下行为被明确禁止:
1. 开设虚拟货币交易所或提供交易服务(等同非法金融活动);
2. 通过ICO(代币发行)融资(涉嫌非法集资);
3. 以比特币替代人民币进行支付或结算(违反《人民币管理条例》);
4. 涉及比特币“挖矿”的高耗能活动(已被国家全面清理)。
若从事上述行为,可能被认定为违反金融秩序,需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